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儿童扭计现象与情绪管理

管理员 2017-10-23
    浏览:2879
分享到:

  有一个词叫“扭计”,用来形容孩子不听话和为实现某种要求而哭闹。在三、四岁的孩子身上,不听话、哭闹等“扭计”现象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3-4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他们要求独立行事,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想自己说了算,希望能“随心所欲”地自由行动,孩子的这一意愿难免与父母的意愿以及外在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的要求发生冲突和矛盾。

  孩子不听话,遇到不遂自己意愿的事情而哭闹,是具有成长意义的现象。俗话说,调皮的孩子最聪明!如果你的孩子一点都不“扭计”,反倒让人担忧了。因为哭闹是“第一反抗期”儿童表达负面情绪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孩子们愿意以哭闹来折磨自己和父母,而是因为词语和知识有限,他们只能以这种原始方式来表达与父母沟通的欲望。

  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或者将孩子训斥一顿,关在家里,任由孩子挣扎,诉求无门,是十分有害的。孩子的哭闹经常得不到回应和接纳,并且一味遭致拒绝和惩罚,则会导致抑郁、自卑甚至自闭。


  不过,区别对待孩子不同的“扭计”现象,是很重要的思路。假如孩子的“扭计”现象不仅仅出现在3-4岁期间,而是持续到6岁以后仍未减退,则是一种异常。此外,孩子哭闹的具体方式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有所不同。儿童心理学家归纳了三种典型的哭闹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管教策略:

  ①、委屈型哭闹——因需要不被大人关注、或被人欺负,或遭遇挫败、惩罚等,孩子感到委屈、难过而伤心哭泣。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安抚和慰藉。

  ②、诉求型哭闹——因感到饥饿、孤独、想念或者有其他愿望,而不能采取正面方式进行表达,故而哭闹。这是一种可以理解和接纳的情绪表达,父母应给予温柔关切、安抚,并引导孩子正确表达。

  ③、对抗型哭闹——因不服从父母或老师的管制,故意用哭闹来挑战权威,或者开始的时候是因委屈伤心而哭泣,发现没人理睬,继而转为以哭闹或者在地上打滚来对抗父母,表达任性。父母应该取消关注,或者给予严厉惩罚。

  情绪一般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在哭闹这一的情绪表达行为的背后,孩子们有各种丰富的情绪体验,譬如:生气、难过、自卑、嫉妒、孤独、害怕、想念等,只是表面上仍以哭闹、撒娇和发脾气为主。


  就一件具体的事情而言,尽管很容易观察到孩子的情绪,但我们仍然很难理解和识别孩子这些情绪的来源和他们的真实意图。这是因为,情绪只是个体内在情感在外界刺激下的身心反应,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无法通过情绪而直接观测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同样地,当事人往往也不清楚自己情绪背后的意义。因此,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表达情绪,是很重要的工作。

  由情绪引发的行为有好坏之别,而情绪并无好坏之分。所以说,孩子的负性情绪只是一种痛苦体验,而不能视为坏的情绪。孩子有生气、难过、伤心、害怕、愤怒等情绪是正常的。

  恰当地表达情绪却很要紧。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期没有养成忠实、正确、恰当地表达情绪的习惯,成人以后则会直接影响到婚恋、家庭以及社会交往,变成“坏脾气”或者“性情古怪”之人。这里所说的“忠实”、“正确”和“恰当”是指: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情绪表达与情感和内心感受不符。

  具体来说,父母或老师帮助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⑴借助涂鸦表达,识别情绪


  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可以借助于涂鸦,让孩子充分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借此宣泄自己的情绪。

  例如,小海在堆积木,小雅不小心把他堆砌的积木碰垮了,小海很生气,猛地推了小雅一下。小雅倒在地上,老师走过去,将小雅扶起,随即把小海叫了过来:

  老师:“你为什么要推妹妹一把呢?”

  小海:“她讨厌!把我积木弄倒了,我很生气!”

  老师:“你很生气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受?”

  小海:“我不知道!”

  老师:“你生气的时候,是像一个轻飘飘的气球,还是会像——?”

  小海:“像一块石头。”

  老师:“是重重的还是轻轻的?”

  小海:“重重的!”

  老师:“你觉得那是什么颜色?”

  小海:(想了一会儿)“黑色。”

  老师:“那就拿黑色,你是有点生气,还是很生气?”

  小海:“很生气!”

  老师:“你是很用力的画,还是轻轻地画?”

  小海:“很用力!”

  老师:“好,你就很用力的画!用你最大的力气来画!……”

  涂鸦是孩子的第二语言。孩子激动的时候,往往分辨不了自己的情绪,更不能识别情绪的缘由,因此,应在第一时间鼓励孩子借着涂鸦,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等孩子心情归于平静之后,再来说说事情的缘由,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之处,尝试新的情感表达。


⑵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改善情绪


  面对引起情绪的特定事件,表面上看是事件引起了情绪反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指出:不是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而是当事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决定了当事人的情绪。

  情绪受认知、态度的控制。反之,认知、态度也会因不恰当的情绪表达而受到扭曲。我们不仅仅要帮助孩子识别、表达负性情绪,而且要引导孩子客观正确地认识引起情绪的事件原委,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来改善情绪。

  在前面的小海“堆砌积木”例子中,小海精心搭建的积木房子被小雅碰倒了,他的反应如何呢?首先,辛苦的劳动成果被别人破坏,他会很生气,这是正常的情绪,但他是采取进一步的攻击行为,还是谅解小雅的过失,则取决于对事情原委的认识。

  老师:“多可惜呀,这么漂亮的积木房子被碰倒了!小雅,你为什么会把小海哥哥的积木弄倒呀?”

  小雅:“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没看到。”

  老师:“看看,妹妹已经给你道歉了,她不是有意的。小海,你看这个地方,很容易被他们碰到的哦,是不是?”

  小海:(小海不说话,生气的表情逐渐消失了)

  老师:“小海没生气了,真好!相信小海会重新把积木堆起来的,说不定比上次的还高呢。来,请移到这边来……。”

  显然,如果小海认为小雅的行为是故意的,那他不仅会继续生气,而且可能会十分委屈或愤怒,甚至以牙还牙。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认识到小雅是“不小心”,而且也因为自己选择堆砌积木的位置正好挡道,容易被人无意中碰到。于是他很快谅解了小雅,心平气和地重新再来。


⑶隔离并取消关注,平息情绪


  如果孩子不依不饶,又哭又闹,或大喊大叫,任性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可以通过“隔离”并“取消对孩子的关注”,来有效平息孩子不恰当的情绪表达。

  这种方法又叫“消退法”或“冷处理法”,即先强制性地让孩子休息片刻,换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给出一个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就会产生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发现自己发脾气不能带来任何满足,也折磨不了任何人,而是变成了自己表演给自己的“独角戏”。于是,他们开始思考采用别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强适应能力差,只要稍不如意,或者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和夸奖,就在教室里大喊大叫。碰到这种情形,老师将小强带出了教室。

  老师蹲下身来,注视着小强,关切地说:

  “小强,你在教室里面大喊大叫,影响到别的同学了,现在老师同意你在外面叫,待会儿再进教室,好不好?”

  小强点点头,有点不知所措:“好!”

  “既然老师同意了,你在外面就可以使劲地叫,不会批评你的。”说完这话,老师独自回到教室……。

  一般来说,这种暂时隔离的方法,一开始效果并不明显。小强在教室外面仍然大哭大闹,而且声音一阵比一阵高。但是经历两、三次后,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哭闹并不会引起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关注,他们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觉得这样做没有意思。于是小强放弃了“大喊大叫”的习惯,慢慢学会了与小朋友们愉快相处。


⑷提供“共情”反应,建构积极情绪


  心理学意义上的“共情”反应,即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对方的体会,感受对方的感受,它包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又叫“同理心”。共情,绝对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不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感受,而是对对方感受的一种体察和换位体验。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如果父母习惯于这种换位体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并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绪,就能有效地消除孩子的负性情绪,帮助他们发展出积极的情感体验。

  共情有利于“爱与关怀”等正向品质的形成以及“利他行为”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内心痛苦被父母所理解、接纳,渐渐地,他们也会在自己的内心发展出理解别人,关爱别人,倾情感受和体谅别人的能力。

  通过下面的这个例子,我们来看看,幼儿园的老师是怎样运用“共情”反应来帮助一位母亲解决“孩子不愿意随她回家”这一难题的。

  幼儿园放学了。方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门口跑去,随即方方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厥着嘴,一副要哭的样子。妈妈推门进来,抱起方方。

  “奶奶,奶奶,我要奶奶!” 方方不要妈妈抱。

  “奶奶在家呢!”

  “不要不要,我要奶奶接!” 方方哭了。

  “奶奶脚扭了,不能走路,妈妈带你回家。”

  “没有,没有,我要奶奶来接我!!”方方边哭边推开妈妈。妈妈开始耐心地讲着,执意要将方方抱走,方方一边挣扎,一边闹着要奶奶接。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妈妈一脸尴尬,渐渐失去了耐心。

  “你不想回家,就在这里呆着!我走了!!”妈妈使劲地放下方方,装着要离开的样子。方方见状,哭得更厉害了。束手无策的妈妈只能  眼巴巴地望着活动室门口的幼儿园班老师。

  聪明的老师走了过来,轻轻地拍着方方,将她拥抱在怀里,边帮方方檫眼泪边说:“方方乖,方方不哭,让老师来帮帮你,好不好?”

  “好”方方抽泣应着。

  “方方现在很伤心吧,告诉老师,是什么事情让方方这么伤心呢?”这话问到了孩子的伤心处,没等老师说完,方方就大哭起来。

  “我不要妈妈,我要奶奶带我回家!”

  “哦,我知道了,方方每天跟着奶奶,最喜欢奶奶了。幼儿园呆了一天,最想见到的就是奶奶,是不是?”这话一下子就说到孩子心坎上了。

  “是”孩子哭声小了许多。

  “妈妈说,奶奶今天脚扭到起了,不能来接你,让妈妈带你回家,快点见到奶奶,好吗?”

  “不要,不要,奶奶脚没有扭,早上是奶奶送我来的。”

  “哦,原来是这样。我们给奶奶打个电话,好不好?老师也想知道奶奶的脚到底怎么了,好吗?”听到这话,孩子的哭声消失了,一口一个“好”的。

  老师带着方方给奶奶打通了电话。方方对着电话说着说着,脸上渐渐“阴转晴”,间或有了笑容。“快回家看奶奶!!”……妈妈如释重负。

  共情是儿童正向成长的情感基石。特别是,当孩子做了父母或老师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回避内心的负罪感,他们会学会撒谎。事情败露后,如果父母以“情绪化”的方式给予惩罚,而不予共情反应,孩子的“谎言”就会随惩罚的一次次加重而逐渐增加,陷入恶性循环。共情,即理解孩子逃避惩罚、回避负罪感的痛苦体验,对犯错行为保持宽容,在此基础上仅就“撒谎行为”给予惩罚,将使孩子“撒谎——惩罚——再撒谎——再惩罚”的这一病理行为得到抑制,促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纳自己犯错的事实,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教训和宝贵经验,用于警示未来的生活。


  在孩子的情绪管理上,一项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父母的良好情绪示范,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发展积极情绪的重要前提,也是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情感基础。


摘自向程老师《明日之星——学龄前儿童心智发展与心理健康》2012重庆大学社出版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