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认知性领悟与情感性领悟

向程 2017-11-07
    浏览:4072
分享到:

  分析治疗谈话不同于一般谈话之处,在于它是建立在促成患者自我领悟基础上的谈话,而不是简单的认知改变或行为指导,这也几乎是精神分析人士的一个共识。其中,“领悟”成为患者修通的关键。那么,什么是领悟呢?

  精神病学及生物医学意义中的领悟,是指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症状的“非正常特征”或“疾病现象”的自我认识。依据克雷佩林(Kraepelin)、布洛伊尔(Bleuler)和雅斯佩尔斯(Jaspers)的观点,领悟力的缺乏是精神病患者的典型状态,他们或者对自己的疾病状态一无所知,或者否认自己有病的事实。精神病学的领悟概念,可以算是最低层级的疾病认知,并不涉及内省和体验,它与精神分析强调的领悟显著不同。

  领悟一词并非精神分析流派的特殊的技术性术语,它的原意,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被界定为“获得内省”,其内涵有:“内省、精神视觉或感知、辨别能力、用理解之眼透视事实、深入事物的内部特质或本质、透过表面的一瞥或考察”。领悟一词指出了患者作为一个理性的观察者,对自我内在精神状态的审视与觉察,但并未包含伴随审察过程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

  弗洛伊德在1895年《癔症研究》中写道:“我们惊奇地发现,首先,当我们成功地照亮了病人的情绪性记忆时,病人详细地描述那些事件并将情绪转变为语言时,每一个癔症症状就立即永久性地消失了,不伴有情绪的回忆几乎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分析治疗中,如果我们将患者再次带入到创伤性的情景中,让他们在活生生的、富有画面感的回忆中,再次体验那些不愉快甚至极其痛苦的情绪或情感时,紧随其后的是,症状的慢性特征因此而消失了。这种在“理性观察”视角下揭开“伤疤”而产生的“痛”,以及伴随伤痛而达成的“情感释放”,具有令人惊奇的疗愈价值。此过程中融入了“观察”、“体验”与“表达”三个独立的精神元素,这便是弗洛伊德一再强调的“情感性领悟”。情感性领悟是一种对情感或情绪记忆的言语化,它几乎无一例外地让患者在释放(表达)之后产生了戏剧性的改变,症状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修通和治愈提供了可能。

  情感性领悟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取决于分析者在两个维度上的工作,分别是“理解与知识”和“共情与爱”。

  分析者对患者材料含义的理解,制约着分析交流过程。被人理解是个体的深层心理渴求,其根源甚至可以上溯至始于幼年时代的“孪生体验”,它是友谊、知己、爱的人际基础。不过,一个人对他人的理解深度永远不会超过自我理解的深度,因此,只有那些具有深度自我理解能力的分析者,才能达成对患者的深度理解,由此也才能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促成患者对自己的“认知性领悟”。认知性领悟是一个在分析者的“好奇心”推动下,渐进加深的、不断产生疑问又不断得到解答的探索过程,而且永无止境!不过,知识性的解释或理解,似乎只是治疗性改变的一个前提,它并不必然导致患者的改变。因此,分析者对患者材料的领悟,以及由此引出的患者对自己的领悟,不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理解过程,它必然也必须伴随“共情与爱”或称“同理性融入”体验。

  对于“认知性领悟”或称“理智性领悟”,费伦齐(French)在193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梦的领悟与扭曲》,在此之前“领悟”这一术语还没有在精神分析文献中作为专业术语出现过。费伦齐认为,分析中的领悟是一种对“冲突”的“操作性领会”,但它并不是分析治疗的本质因素,只是可能导致疾病痊愈的进一步“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

  假如领悟不能带来有效的变化,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领悟。基于这一判断我们可以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自我领悟,那就是情感性领悟。无论分析交流在多大程度上触及当事人对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潜意识冲突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都不是真正的领悟,它只是情感性领悟所涉及的观察、体验、表达的三元素中的“观察”因素,或者说认知性领悟是达成“将某种情绪记忆言语化”的前提,是情感性领悟的子过程。

  情感性领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当情感性领悟发生时,情感成为进入患者的主观意识中的一部分,或者更加准确地说,这种情感能够上升到意识层面,并被意识恰如其分地理解,这时,情感释放(表达)与对情感的理解并存,变成一种可以言语化的情感,而非见诸行动式防御,也非本能释放。在持续漂浮的意识觉察下,情感本身可能是或不是一种能够释放或中断的情感反应,则领悟可被视为在情感上或动力上是有效的。就分析者而言,无论是对成人的分析还是对儿童分析,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他们重建一个过去的真实或客观的画面,以便他们能够不加觉察地释放,而是在关注患者此时此地的心理感受或压力时,通过引导性干预,将他们正在发生的体验进行整理和言语化表达。因此,从这个含义上说,将情感语言化是领悟的关键。

  情感性领悟这一概念也旨在说明,没有意识参与和言语化表达的情绪释放,是无效的释放,甚至可能是危险的释放——无论是爱与恨,还是爱恨交织!无论是作为防御,还是一种本能的、习惯性的行动,都不具备持久的疗效,也无法借此获得自我领悟。一些反复参加各种体验工作坊或者接受催眠暗示性释放的患者,可能因持续沉溺于本能性的释放或发泄体验中,缺乏意识的参与和自我觉察,所以不可能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分析者的工作要义在于提供一种人际氛围和积极的引导,使患者在容纳、反映、支持和理解的氛围中,借助情感性领悟和生命本能的自动修复功能完成人格的转变,而不是在意识层面进行观念的对峙和人生态度的再教育。这不仅告诉我们,分析者不能充当“说教者”的角色,而且,分析者的所有沟通语言都必须建立在患者可以“听得懂”并能够“感受得到”的基础之上。

  由此也可以说,分析者在促成患者人格转变与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为某一化学反应过程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催化条件,而不能决定化学反应的方向和最终生成物。任何情况下,患者都是自我转变的主体,分析工作的目标是促成患者的自我领悟,而不是以自己“神秘的外力”去直接改变、取舍患者的心理结构和内容。

  领悟形成了“领悟的结构”,也就是说,持久的分析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更改和控制患者既往功能的习得性形式,这包括其内在客体关系结构及关系体验的改变。作为修通的必经之路,患者的这种领悟逐渐可以成为一个自动的、不需要分析者参与的独立的“心智化”过程。

  领悟连接着认知与情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内容与过程,进而连接着体验以及内部关系的表象化。领悟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没有被逻辑和理论很好地描述过的、充满情感的、极具探索性的精神领域。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