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对死亡的态度与死亡教育

管理员 2017-12-04
    浏览:1584
分享到:

55d6e7908c2c5.jpg


  既然死亡是有生之物的宿命,无法逃避,我们就得面对死亡,认识死亡,并从死亡这个重要视角看清生命的意义。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人就开始接触“死亡”话题。关于死亡的题材最初出现在各种儿童读物中,譬如老人讲给孩子的童话故事或寓言里。《小红帽》、《大灰狼》、《熊家婆》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就包含了“死亡”这一重要主题,并且能够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同时教会他们在遭遇危险的时候,如何获得自救。

  对死亡的态度取决于死亡的经历或境遇。“态度”一词来源于艺术,原本指画作或者雕像的姿态与气质,后来引申为与某种精神状态有关的外在表现形态。至此,对死亡的态度作为一个人对死亡的情感与认知的外在体现,便成为一种特定的表现,这种表现一经确立,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临床研究发现,对死亡的态度与当事人经历的死亡境遇密切相关。

  某些特殊的关于死亡的经历,可能会带来难以自持的死亡焦虑。这种情况常见于过早失去父母双亲的人,幼年屡屡生病住院的人,以及儿童时期遭遇死亡暗示的人。我自己就属于其中之一。在我大约两岁半左右的一天,因被告知母亲病危,我亲眼目睹了母亲被担架抬走的情境,对此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个早年事件导致我在其后的三十五年间,一直无法坦然地去医院看病。婚后,哪怕只是妻子偶尔的生病卧床,那情境都会让我十分恐慌。在心理上未被治愈的丧亲之痛以及可能丧亲的恐惧,会直接导致在日后的生活中不自觉地回避死亡。

  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关于死亡的恐怖暗示是非常有害的。一个从小就遭受成人“鬼故事”恫吓的孩子,长大后倾向于神经症质地回避死亡。相反,如果是听《圣经故事》或《格林童话故事》等健康读物长大的孩子,虽然故事中仍会接触有关死亡的话题,但因为获得了“神灵”或“精灵”的护佑而没有受到惊吓,以后就不那么害怕死亡了。

  不过,因受到家人的刻意保护而与死亡情境相隔离,同样也会给当事人带来相应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在医院里死去的,不会有很多亲人在场,而且尽量避免让儿童参与死亡的过程,这就将生者与死亡的距离拉远了。人们不再能像先辈们那样直接面对死亡场景。现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使生者忽略了死亡的存在,“死亡”实际上被隐藏在忙碌而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深处,并成为许多场合的话语禁忌。不仅如此,现代医学手段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原本自然的死亡过程,这在客观上加深了我们对死亡过程的陌生感。问题是,当死亡作为一个必然的事件——无论是自己死亡还是亲人离世——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便会猝不及防,无以应对。

  死亡是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大事。刻意将生者与死亡隔离,会妨碍生者与死者在情感上的分离与诀别,其直接后果是,生者将长时期地生活在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回忆与愧疚中,或者常常在梦中与已经离世亲人相遇。不仅如此,因与死亡现象隔离而给生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可能涉及以下情形:

  ——对死亡缺乏基本了解与认知,由此对亲人离世产生否认与恐惧心理;

  ——不知死,焉知生!缺乏死亡意识可能导致当事人生在碌碌无为之中;

  ——没有心理准备而遭遇突入其来的死亡事件,可能使生者不能与即将离世的亲人在弥留之际完成包括爱、悲伤、谅解、祝福与承诺在内的生死告别,不能充分经历亲人离世前的陪伴,以及离世后的葬礼、悼念与哀伤过程,由此给生者以后的生活蒙上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需要指出的是,在家庭系统中,老人的死亡态度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死亡观具有决定性作用。老人对死亡的态度,不仅表现在他自己晚年生活的态度中,也反映在他的信仰,以及他与自己亲人、邻居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中。

  查尔斯.科尔所著的《死亡课》一书中,曾描述了阿米什人老人约翰.斯托茨弗斯的晚年生活以及临终时日的情境:

  “约翰渐渐老了,按照阿米什的传统,他在自己的大房子边建造了一座小房子(阿米什人叫做‘爷爷的房子’),约翰和妻子就在那里度过退休后的生活。退休后的约翰可以静下心来阅读他心爱的《圣经》,闲暇时制作木头玩具,与妻子、小孩子们在一起。渐渐地,约翰年老卧床了,他本人和社区的邻居都意识到他的时日已经不多了。邻居们不分年龄大小,都来与约翰告别,为他祈祷。约翰本人也从不避讳谈论自己即将死去。最后,82岁的约翰在一个夜晚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那天晚上,他的女儿静静地坐在床边的摇椅上,他的两个孙子就睡在他房间的小床上。朋友们都来帮助安排后事,社区的其他人带着食物来安慰约翰的家人,有几个人轮流守夜看护遗体直到备好墓地。葬礼朴素而简单,是大家都熟悉的仪式。整个过程,包括约翰的家人在内,没有人觉得意外和措手不及……”

  这是一个看似普通但却寓意深刻的死亡教育个案。约翰老人的离世告诉我们: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是生命的法则,是可以坦然讲述与接受的事情;正常情形下,人的死亡是一个由当事人的意识参与的过程,对家人而言则是一个有准备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老人生活的重心是要回到宗教信仰和志趣爱好上,以创意生活迎接天堂的召唤。此外,基于经验、传统和共同的信仰,那些来自社区亲如家人般的相互支持,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加坦然的心态从容面对死亡,不留遗憾地送别离世的亲人。

                                                                        

(本文摘自向程《圆满之道》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第一版)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