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人格结构的三个基本模型

管理员 2017-12-25
    浏览:2014
分享到:

  到目前为止,精神分析理论大厦已经有三个关于人格的基本结构模型,即:

  意识-无意识结构模型:即意识、前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模型。在这个结构中,无意识区域既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由本能冲动构成的原始欲望世界,也可以理解为由“情结”和“原型”构成的经验与超个人经验的世界。其中,无意识可进一步分为个人无意识、家族无意识、民族无意识、地域文化无意识、种族无意识等,后三种相当于集体无意识。无意识中的“情结”与个人及家族无意识对应,而“原型”则与集体无意识对应。意识-无意识模型是一个静态人格结构,也称地形模型,它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石。

  心理动力学结构模型:即驱力(力比多)推动下的自我、本我、超我结构,是心理动力学的基础,也是理解移情性神经症的病理学理论,其研究核心是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发展,所谓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治疗就是依据此模型而建立起来的。

  自体-客体关系模型:涉及客体表象、自体表象、关系体验,是主体的内在客体关系结构,以及这个结构与早期二元关系发展的关联。模型关注的是自我的投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它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其中,本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在他的人格结构中,只有本我有自己的能量,自我和超我都是借助于本我而获取能量并得以发展的,有机体则是本我能量的生物学基础。

  客体关系理论与传统的弗洛伊德理论的差别也体现在对人格起源、人格结构的理解上,它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但并不一定否认性驱力的作用。

  首先,几乎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都认为,人的精神结构起源于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关系的不断内化,而不是或者至少不完全是起源于人的本能驱力。(这是把客体关系理论与经典动力学理论对立起来的一种说法,实际上人的精神结构是以力比多作为原始推力在客体关系中逐渐形成的。)

  其次,在人格结构上,除克莱茵以外,绝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都同意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划分。但是,在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中,客体关系理论家更加重视自我的发展。他们相信,自我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是对最初的那个好客体——母亲乳房内化的结果(吞噬、内射、认同过程),而不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这句话有道理,弗洛伊德只是从力比多驱力的角度说的)。这个最初的自我在科胡特那里,被描述为“原始的残遗自体”。

  费尔贝恩干脆做了一番略显混乱的理论假定,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具有自身能量的精神能动结构(psych ic dynam ic structure),无需从本我中获取能量。他将自我(大概是指self,可能与弗洛伊德的ego相混淆了)分成“核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和“内在破坏者”三部分,并与不同的内在客体相联系。当一个客体被分离,自我也相应地被分离,并与客体的不同部分相联系。因此,人的冲突不再是来源于超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而是自我的不同部分与自我所内化的客体之间的冲突。在我看来,费尔贝恩这种说法不过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一种标新立异的反叛行为,说得反倒不清楚了!

  实际上,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中的自我(ego)与客体关系理论中的自我(self)不是一个概念,就范围而言,后者(self)的内涵要比前者(ego)更宽,自我(ego)是作为主体的我在镜像自我(self)中的渗透,它是通过一个被科胡特称之为“转换性内化”过程而内化形成的,是自我(self)中的部分涉及协调“本我-超我”、“本我-环境”冲突的自体功能。也就是说,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结构,是自我或自体表象(self)背后的动力结构。尽管这个心理动力结构的形成,来源于早期与父母的关系和与环境的互动,但从本质上说,它反映的只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用于描述与客体和环境的关系。而客体关系中的自我(self)则是与客体(object)及“关系体验”相对应的概念。

  没有脱离客体的自体结构,就像没有脱离关系对象的超我观念一样。因此不难看出,只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动力结构,而没有自体-客体关系结构,是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的一大缺陷。客体关系理论家及自体心理学家很好地弥补了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运用中的不足。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