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费尔贝恩的精神分析学说

管理员 2018-01-15
    浏览:2915
分享到:

psb-22.jpg


  威廉.费尔贝恩(1889-1964)生于爱丁堡,1911年以优异的哲学成绩毕业于爱丁堡大学。随后三年,他分别在德国和英国完成了神学和古希腊文化方面的研究生课程。但是,费尔贝恩对人文科学的兴趣并没有持续下去,他作为现役人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经历了艾伦比元帅指挥的巴基斯坦战役。随后,他决定学习相关课程并做一名心理治疗师,1923年获得了爱丁堡大学医师资质。从1927年到1935年,担任了爱丁堡大学心理学课程的讲师,这期间他的大部时间是作为精神科医师在大学的儿童心理门诊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费尔贝恩一直担任客座精神科医生直做到1954年。费尔贝恩经常写论文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并受到高度重视,这些论文不仅具有一种严格的思考方式,同时又以优雅和精确的文风见长。费尔贝恩的精神分析工作几乎完全是独立展开的,这使他事实上远离了发生在伦敦的克莱茵与安娜﹒弗洛伊德之间的论争,因而被称之为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中间派代表人物。

 

  费尔贝恩精神分析的一个独特观点是他对力比多的黏滞性(即固著)给出了新的解释。弗洛伊德临床观察发现,一方面,人们似乎用各种方式故意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蒙受某种痛苦,这种具有闯入性的观念与经验左右了患者的生活,相同的自我毁灭的命运反复重演,情绪的痛苦无休无止地再现,这种现象被弗洛伊德命名为“强迫性重复”。但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又认为,力比多是依据“快乐原则”或“享乐法则”而寻求满足的,因此从人性选择上说,力比多应该能够放弃令其感到痛苦和挫折的客体,这与弗洛伊德所谓的“力比多固著”或“强迫性重复”现象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关于这一点,费尔贝恩给出了新的解释。

 

  费尔贝恩质疑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寻求快乐满足的享乐主义观点,将寻求客体与获得满足置于对立面。他认为:力比多并非寻求快乐或满足,而是寻求客体;他认为,人类经验中的基本动力不是追求满足和降低紧张,而是寻求与人(某个特定客体)的联系,并以“旧客体”来指代这个特定的客体。譬如一个从小就受母亲虐待的儿童,成人后会反复地陷入类似于母亲那样的女人的关系纠结中重复被虐待的经验,这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事实。费尔贝恩震惊于受虐儿童对父母怀有的强烈依恋和忠诚。他进一步指出,寻求快乐满足只是个体在与他人联系中的一种最佳形式而不是本质。如果父母能够与孩子愉快交往,孩子就会寻求快乐,但这并不是交往的目的,而是一个习得的互动形式。如果父母给孩子创造的不是快乐而是某种痛苦体验的话,孩子是否会回避父母而选择另外的对象寻求快乐呢?答案是:不会!孩子会继续将力比多固著于这一令其痛苦的客体,并忠诚于这种亲子连接。所以,费尔贝恩认为,我们对他人的好恶并不都是依据他们给予我们快乐的可能性,而是基于他人是否引发了我们对旧客体依恋的共鸣。

 

  费尔贝恩的第二个创见性观点在于他对克莱茵的“内部客体”概念给出了新的理解。在克莱茵看来,内部客体包括不完整的母亲表象(部分客体),是一个人精神生活天然且必然的特征和过程。费尔贝恩则认为,克莱茵所描述的“内部客体”只是父母不良养育的结果。如果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在母亲那里寻求肯定性互动,那么才会发生远离现实、远离与外部世界的他人的真实互动,从而固著于与内部客体的关系纠结中,即:在自己内心建立起幻想的、只属于自己的幻象(内部客体)。费尔贝恩据此进一步将内部客体区分为理想的或足够好的客体、拒绝的客体、兴奋的客体,受力比多和反力比多(与死本能或攻击性相当的概念)的推动,婴儿会将理想的足够好的客体(幻象的)保留在意识中,而将拒绝性客体和需要兴奋的客体“压抑”或“分裂”进潜意识中。同样的道理,费尔贝恩认为,分裂机制也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它只会发生在“不良的”养育关系中。我们可以套用拉康所描述的“想象界”概念来说,儿童因创伤只能停留在想象界,而无法顺利进入表征外部世界的象征界。这大概是费尔贝恩想表达的意思。

 

  与此相对应,费尔贝恩对弗洛伊德的“压抑”概念进行了修正性理解,并将压抑放到了“关系”中考察。在弗洛伊德看来,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核心内容是体验,包括某种不被意识(超我)接纳的危险的冲动,以及与这种体验相关的情景记忆。而费尔贝恩则认为,被压抑的核心内容既非冲动也非记忆,而是关系,是无法整合到与父母及其他关系中的与“父母特征相关联”的关系连接。他认为压抑者与被压抑者都是内部关系,从而避免了使用“超我”的概念。被压抑者是自体与难以接近且常常是危险的父母特征相连的部分,而压抑者是自体与容易接近、较少危险的父母特征相连的部分。坦诚地说,由于基于“客体关系”的立场,费尔贝恩的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将弗洛伊德清晰的概念进行了模糊而混乱的描述。

 

  关于分析情境,费尔贝恩同样给出了前后一致的但极具个人化的理解。他认为,病人尽管满怀希望地寻找着新的体验,却又不可避免地将分析师(在移情中)体验为旧的坏客体,以此塑造着病人对分析师的体验。如果病人不能以旧的模式来体验分析师,分析是就不重要,病人也就不会深深地投入到分析治疗中来。然而,如果病人对分析师的体验完全是依据于旧的体验,不满意的关系体验将会如何创造新的体验呢?这便是菲尔贝恩分析治疗难题之所在。

 

  费尔贝恩对精神分析临床概念的修改性理解是独特的,不过许多概念是模糊不清或牵强附会的。特别是,他对力比多固著概念的修正和对分析情境的理解,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它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思考:如果正如费尔贝恩所说,病人在治疗关系中寻求的是一个旧的客体,如果力比多不是“趋乐避苦”寻求满足,而是仅仅追求与“旧的客体”的连接,精神分析又何以能够让病人在治疗关系中逐步放弃了与旧客体的连接方式的呢?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