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转换性内化与非创伤性失效响应

管理员 2018-02-17
    浏览:121026
分享到:

(一)


  转换性内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重要临床概念,又叫“补偿性内化作用”。精神分析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探究自体(自我)是如何从母体中浮现出来的,即:一个人内聚性的心理结构到底如何借由“内化”这一过程而逐步发展起来,并以此完成与母体的分化。实际上,一些人在成人之后显得独立而富有现实感与追求,而另一些人却一直生活在“想象界”并维持某种自恋状态,无法与现实接轨,这些问题都与人格早期形成的一个核心环节即“转换性内化过程”直接关联。

  内化这个概念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如何在客体关系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另外一个人的个人元素。科胡特的“转换性内化作用”是一个与此相似的概念,它用于描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借助于母体与孩童的互动,作为自体客体的母体的各种人格元素,被吸收纳入孩童的自体(self)中,并完成自我功能(ego)的转换——原本由“自体客体”所承担的养育功能逐步被孩童的自我功能所替代,从而促成孩童从依附于母体状态到分化与独立的蝉变或蜕变。

  在完成“转化性内化”之前,孩童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孩童来到这个世界时,天然地拥有一个原始的自体(核心自体)结构,在这个原始结构中,存在着一个可称之为“双极性自体”的基本结构,它由两个主要成份组成,并构成两级:一个是夸大、展示性(grandiose-exhibitionistic)的自体,它指孩童身上天然存在的并借助于“赞赏”和“镜映”而被夸大的自体,它依靠自体客体的“同理性响应”而显示出全能或无所不能的感觉。双极性自体的另一个成份则是被孩童理想化了的“父母双亲意象”(imago),即那个能够给孩童提供同理性响应或无条件满足的自体客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令孩童心醉神迷的融合经验并构成一个原始的张力弧。因而,孩童充满了全能的抱负,与理想化的双亲融合成为他(她)的唯一理想。

  正常情况下,作为成人自体的发展,起源于这个原始的自体,但其间必须经历一个和母体分化的过程。大约在半岁左右,孩童第一次识别出自己与母亲、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的界限,便开始经历与母体的分化,并因此产生了与母体的融合渴求和分离恐惧。在原始的双极性自体的推动下,孩童渴求与母体融合,以此抵抗令其恐慌的分化过程。因此,我们习惯于把6个月到2岁这个阶段称之为“半共生阶段”,或者称之为“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孩童通过接收来自母体的镜映(同理性响应),来确认对自己以及对世界的基本感受,并在稍后阶段经历“转换性内化”过程,促成自体结构的分化与发展。

  转换性内化的前提,是拥有正常的父母作为养育性的母体。如果父母作为母体或自体客体的功能出现异常,这样的过程就难以发生,或者被推迟。一个正常的母体,他们偶尔会对孩童的需求不予满足或延迟满足,对孩童而言,这种挫败应该是可承受的而不是创伤性的,是给予有限度的满足但并不是过度纵容而放任的。这种“恰恰好的挫败”迫使一个孩童以特定功能的形式采纳自体客体的各个面向。于是,孩童逐步抽回了某些早期经验中从自体客体而来的神奇性、夸大性及自恋性期望,并获得内在结构的某些新的微小成份(particle)。然后,孩童的内在结构或自我功能(ego)则开始去执行某些之前由自体客体所承担的功能,诸如:慰藉、镜射、控制紧张等等。

  科胡特是从母婴关系中形成自体的角度来看待人格发展的。他强调了关系,认为孩童自体结构的产生是母婴关系互动的结果。亦即:婴儿天生的潜能和母亲作为自体客体的恰当响应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交互运作。这个被称之为“转换性内化”的过程,有点像个体摄取外来蛋白质以建立自身的蛋白质那样的一种心理机制。孩童的一个具有内聚性的、核心或中心的自体,透过自体客体的响应而逐渐形成。理解这种响应模式是理论即临床操作的关键,它类似于温尼科特的“抱持环境”及“够好的母亲”的概念。


(二)


  为了很好的描述“转换性内化”这一过程中作为自体客体的母体的反应,科胡特引入了另一临床概念,即“非创伤性失效响应”。直观的理解,这个概念是指在一个类似于“抱持环境”中,父母针对孩童的融合需要做出的某种中立反应,其中包含延时满足、不满足等响应方式。不过,这些响应往往是非创伤性的,并且是孩童可以接受或忍受的。

  在父母作为自体客体的各种可能的反应中,某些可能属于创伤性的反应,某些可能属于积极正向的镜映反应,某些则属于非创伤性失效响应。临床过程中至少可以从母亲身上观察到8种典型的反应模式:

  1.遗弃、忽视、冷漠拒绝——这种反应缺少刺激和镜映,缺乏同理心,是一种断裂反应或惩戒反应。

  2.厌烦、惩罚、补偿性满足——属于矛盾冲突型“断裂-融合”反应,那个先给出惩戒而后做出后悔举动的母亲,事实上给孩童制造了一种分裂或混乱的不兼容体验,属于创伤性的反应。

  3.焦虑、妥协、即时满足——这是一种病理性响应模式,它促进共生融合,妨碍分离,造成不安全依恋体验,母亲的焦虑妨碍孩童度对母体的完整体验。

  4.关切、安慰+即时满足——这是母体作为自体客体的镜映,适用于12个月以前的孩童的大多数需要。

  5.关切、安慰+延时满足——非创伤性响应失效之一,孩童在等待满足的中形成基本的忍受和节制欲望的能力。

  6.关切、支持+不满足——非创伤性响应失效之二,孩童在不满足中遭遇一个可以忍受的挫败。

  7.取消关注+不满足——非创伤性失效响应之三,孩童无法引发母体的关注而遭遇一个挫败。

  8.禁忌、惩罚+不满足——俄狄浦斯惩戒反应,不属于非创伤性响应失效范畴,但对三岁以后孩童的人格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

  上述8种反应模式中,⑸、⑹、⑺大致属于科胡特界定的“非创伤性失效响应”,这些反应是帮助孩子完成母子分离、发展自我功能的核心策略。这里的“非创伤性”准确讲,是指母亲不以焦虑、愤怒、惩罚或其他厌烦情绪对待孩子,避免孩子陷入母子关系的痛苦体验中;“失效”指取消赞许及镜映,不予满足。

  下面我以一位出生一岁半左右的小男孩“要求母亲搂抱”为例,来详细说明母亲是如何通过“非创伤性失效响应”让孩童的自体结构内部发生转换性内化作用的。

  第一步,遭遇挫折,夸大的“无所不能”感得到修正:孩子要妈妈搂抱,妈妈正在忙别的事情,她告诉孩子:“宝宝,听话哈,妈妈在做饭呢,宝宝自己玩一会儿,等会儿再抱你!”母亲给出了一个关切和不予满足的反应。孩子哭闹起来,执拗地要母亲抱他。母亲则取消关注,不予满足,让孩子在一旁继续哭闹。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内心的那个夸大的“全能的自我”遭遇挫折,从理想主义掉入现实主义:“原来母亲不会无条件地满足我的所有需要,我和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人,我不能够完全地操控母亲,我不是无所不能的。”

  第二步,内射出一个“好妈妈”图像:母亲不满足孩子的搂抱需要,但在孩子的感觉世界里却有一个共生期良好镜映形成的“好妈妈”的记忆:“虽然眼前的妈妈不理睬我的要求,甚至会离开我,但我心里有一个‘好妈妈’,她会陪伴我,有这个‘好妈妈’和我在一起,我感到安全。”于是,孩子停止了哭闹。

  第三步,认同“好妈妈”,产生现实雄心与自尊:孩子平静下来,自我功能开始启动:“妈妈是有能力的,她从来就不要别人抱,不仅如此,她和爸爸一样还能挣钱,给我买吃的,买玩具…我也要像妈妈那样,我的自己想办法。”想到这里,孩子转过身,看见阿姨(妈妈的一个朋友)在那里看电视。阿姨对着小男孩说:“宝宝,怎么哭了?过来,拍拍手,亲我一个!”孩子乖巧地凑过去,对着阿姨微笑,然后拍了拍小手,亲了亲阿姨的脸颊。阿姨将孩子抱在了怀里。


(三)


  总之,就出生一岁以后的孩童而言,母亲“非创伤性失效响应”策略,促使孩子内心启动了对母亲(以及作为母体一部分的父亲)的内化和认同进程,这个进程包含4个重要环节:

  1.内心中的那个“好妈妈”是孩子可依靠的“大后方”,因此,即使母亲不在场,孩子也会感到安全。

  2.“失效响应”这意味着,孩子不得不将一部分注意力从母亲身上移开,转向对现实的追求,他们一步一步离开母亲,去探索外部世界,积极发展与同龄伙伴或别的对象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方的积极关注与爱。

  3.随着这一进程,原来由母亲承担的功能,逐步被孩子的自我功能(ego)所代替。

  4.而内心中原来那个“好妈妈”则转化为“现实妈妈”,即:原来的那个“理想化的、能够满足我全部需要的妈妈”被一个“真实的、客观的、不可能满足我全部需要的妈妈”所取代。因为那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始终爱我的“现实妈妈”图像,孩子也会逐渐变成母亲那样,爱自己,信任自己,并富有雄心与自尊。

  不难理解,非创伤性失效响应,本质上是一个挫折反应,这种挫折体验是被控制在自体可以承受的强度范围之内的。因此,失效响应是分等级的,相应地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童及不同的情境。孩童的核心自体透过失效响应,完成转换性内化过程,自体因而借此浮现出来。藉此过程,原来由母体这个自体客体担负的功能,逐渐被该自体及其发展出来的自身功能所取代,因而增加了本身的连贯及整合性,远离了自体断裂的危险。

  转换性内化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婴孩原始的夸大性的自体得到修正,并导入种种符合现实的追求、抱负与雄心,发展出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当婴孩以愈来愈具现实感的方式去看待理想化客体时,他们便抽掉从父母客体那儿来的理想化、自恋性投注。原来理想化客体或父母意象被内射成为理想化超我,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由这个超我接收之前由自体客体所执行的诸种功能。借此过程,婴孩从理想主义王国跌入现实主义王国。

  如果孩童因创伤及剥夺使得连贯、自恋性自体无法整合成为一健康人格,那么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便会以一种原封不动的形式保留在人格结构中,从而引起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混乱与客体关系边界模糊,给个体以后的生活造成困扰。

 

  附注:这里的“同理性响应”,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与反映的一种方式。与换位思考、神入、共情等概念相近,即透过自己对对方的反映来了解和认识他人。它包括身体感觉,并不单纯指一种思维。同理性响应是大多数新生孩童的正常母亲所具有的天然功能。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