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人,终其一生以“自恋”为轴线

管理员 2018-02-16
    浏览:2239
分享到:

  儿童们生活在超级英雄和超级力量的世界中,即便是成人,对超级英雄与超级力量(无论是正向积极的还是负向毁灭的)的想象,仍然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这种汇集无所不能、狂妄自大、自我表现癖、理想主义于一体的自我想象,恰恰是儿童时期原始自我的雏形——残遗自体(rudimentary)——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照料者(母亲或母体),过高估计其能力并充满了幼儿般的想象,是生命早期的内在心理事实。

  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self)是在力比多的推动下以自恋为轴线获得发展的,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过程。这也是科胡特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概念的关键区别。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的是力比多,关注力比多是如何从“自体爱”发展到“客体爱”的。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同样关注这一过程,但反对自恋被客体爱替代这种说法,认为自体爱与客体爱是两条独立的人格发展主线。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强调说:“原始自恋的发展是一条独立的发展主线。也就是说,自恋(自体爱)和客体爱一样,都是从原始的形式演化为成熟的形式,并且我们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分别来审视(先集中看一个,再看另一个)他们的这两条发展脉络和相对成熟程度,是很有用的。不论何时,认为自恋能够被客体爱所取代——即认为自恋是原始的,客体爱是成熟的——都是错误的。”

  在对待驱力这一概念上,自体心理学强调的是自恋而不是力比多,甚至试图以原初自恋来代替力比多。科胡特以不同的成熟度来看待自恋问题,认为人终其一生都是以“自恋”为轴线而获得发展的,他将自恋分为病理性自恋和正常自恋,并对两种不同的自恋表现给出了临床区分,并致力于帮助个体寻找健康自恋的发展路径。不过,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区别,也许更多地基于各自的概念系统的不同,以及分析工作对象上的差别,因而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整合。

  如何区分正常自恋与异常自恋呢?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临床判断上的难题。

  在儿童早期世界里,个体充满了旺盛活力、热情、开朗和个人创造力,他们生活在与父母双亲令人欣喜、平静安全的情感响应关系中。而在成人世界,一部分人则失去了活力、热情与创造力,他们远离客体及外部世界,退回到自我想象中,过着空洞无意义的生活,小心翼翼地防御着自己的脆弱、孤单和暗自受伤的体验。科胡特从自恋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给出了解释。

  正常人都有自恋需要,并终其一生通过与客体建立关系,表达其对“镜映”或“正向响应”的请求,以获得诸如被关注、被接纳、被承认、成就感与价值感。对个体而言,客体的反应具有无容置疑且始终不断的重要性。当人们面对某一“不予响应”的对象时内心所感受到的痛苦或焦虑,就足以说明客体的重要价值。如果我们努力地想代表或者扰动某位对我们漠不关心、不给响应的人时,常常会感觉到无助、沮丧及空虚,自我价值感会降低,并怀有“对牛弹琴”般的自恋性愤怒。我们可以用科胡特的“自体客体”概念来理解许多成人之间的爱,因为爱总会涉及到相互的镜映、理想化和合二为一,是一种“高度融合”及“神入”的关系,因为拥有这样的关系,可以极大地增强双方的自我价值感。 

  在爱的关系中包含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将这个爱的“客体”变成自己的“自体客体”并与之融合。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们不能达成这一目标,我们才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寻求这一理想对象的自恋性动力。这种“不能达成”的事实,逼迫我们从无所不能的理想主义的王国跌落入现实主义的处境。然后,自恋会将我们的力比多继续不断地导向各种不同形式的现实追求,这就是健康自恋的秘密。因此,自恋是否具有现实表达形式,是区分健康自恋和病态自恋的重要标志。

  成年期所显现的健康自恋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如:爱、创造力、幽默、责任感及同理心。所以,科胡特认为,决定个人独特气质和生活风格的,不是驱力与本我,而是内心中那个夸大的、展示性自体,以及带着种种理想与抱负的超我(自我理想)。就这个意义上说,发展远不只是驱力的简单满足,而是实现自恋目标的动力。科胡特把重点从强调“驱力”转换到强调“自体”,于是驱力的推动变成了自体的发展。

  经典心理动力学理论,并不足以充分解释为何一位小孩在口欲期及肛门期的固着现象。科胡特相信,当脆弱自体并未被父母正常响应,或者失去其连贯性或者断裂时,驱力会浮现并出现固著。对此,需要考虑到孩童口欲期及肛门期的自体在母婴二元关系中的发展。由此看来,对食物的神经质需求及对大便的病态兴致(恋粪)并非原初性的,而是失去连贯性自体或出现“断裂体验”的结果,是自体发展的停滞。因为,婴幼儿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能提供食物的自体客体,还应该是一个能够满足其早期自恋的自体客体,一个能接受大便礼物的自体客体,一个具有良好养育功能的母体。

  作为自体客体的母亲,她需要回应并肯定孩童天生的活力、伟大和完美感受,带着快乐和认可看待孩童,并维持孩童可以仰望、渴望与之融合、平静容纳、绝对可靠的全能母亲形象。因为,孩童会把母亲的引以为傲或排斥,体验为自己对他自己的主动积极自体的接纳或排斥,而不仅只是对某一驱力的接纳或排斥。或最后要说,驱力始终不是问题,问题是在关系中自体发展是否出现断裂,这最终决定了个体是健康自恋还是病理性自恋。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