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什么是自恋?

管理员 2018-02-16
    浏览:17458
分享到:

  海因兹.科胡特是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自体-客体关系理论的独立探索者,他对人的早期经验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不同于埃里克森,科胡特谈论的不是发生在个体内心的两种极端体验之间的战斗,而是孤立——某种与他人(以及外部世界)疏离和冲突而产生的痛苦感受。卡夫卡曾在小说《变形记》中预见了这种存在意义上的体验,小说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充满恐惧地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感觉,感到自己是个“非人的怪物”,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这正是科胡特所界定的陷入困境的、失去了给平庸生活注入兴趣和生活热情的人,他们看起来像人,但感受到的生活是苦役,成就也是虚无。或者他们被束缚在过山车上起伏不止,一会是创造性能量的极大迸发,一会是因现实挫败而引发痛苦自卑、愤怒与怀疑。所以,如果说弗洛伊德笔下的人充满了罪恶感的话,那么科胡特眼中的人则注定具有“悲剧性”色彩。

  科胡特对精神分析体系的最卓越贡献在于他对自恋问题的创造性研究,他激进而富有创造性地修改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恋的概念,为临床中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路径。

  那么,什么是自恋呢?科胡特界定的自恋与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有什么不同?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所有的力比多能量都是指向自身的,他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原初自恋”(primary narcissism),因此,幼儿最初的体验就是自恋体验,具有无限的魔力与幻想,他们沉浸在所谓“全能思维”中,感到自己完美无缺、力量无穷,并通过夸大的幻想来从母体那里得到满足。但挫败这种满足的一系列早期事件,包括识别出母亲是另外一个人(分化),母亲的延时满足、不满足和拒绝反应,打断了幼儿的自恋性自我关注,于是幼儿不得不将力比多投向外部世界的他人。经由这一过程,儿童由自我关注转变为对客体的力比多投注,即由“自体爱”发展成为“客体爱”,这是一个人正常的力比多发展进程。

  弗洛伊德将力比多的能量比喻成阿米巴原虫:在阿米巴原虫身体中心的原生质越多,它发展出的伪足就越少,反之亦然。力比多的自我投注与客体投注同样具有这样的关系:一个人投注自身的能量越多,它可用于依恋他人的能量就越少。据此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裂症状态就是力比多从客体身上大量撤回,进入二级自恋状态,当事人跳过对父母的幼儿依恋,退回到具有原始特征(6个月之前)的生活状态并保持神奇的自我关注。

  对于成人患者来说,弗洛伊德也是从驱力模式和力比多观点来描述自恋的,即:自恋是指力比多从外在客体收回转而投注在自我身上。弗洛伊德将自恋和正处在睡眠中或生病中的人做类比,发现后者收回(抽退)了所有对外在事物的能量投注,其结果是,这样的人对外在于他或她本身的事物均无动于衷。

  由此推演出一个重要的临床结论:自恋者的力比多是自我投注的,力比多的自我投注意味着当事人无法去爱他人并与他人建立关联,因为力比多是自体吸收的(self-absorbed)。因此,经典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模式,视自恋的人为不可接受分析治疗的人,因为他们无法将力比多投注在包括治疗师在内的某一关系对象上,无法投注于治疗关系,就无法对治疗师产生移情,也就无法在关系中被治愈。因此,弗洛伊德这一自恋的概念将自恋者与水仙花的命运相关联。自恋的英语Narcissism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这个象征来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化作了一朵水仙花。

  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将自恋视为一种病态,唯一例外是婴幼儿的“原初性的自恋”,即自我所具有的一种早期的“全能感”。而成长中的孩童会逐渐借助于将精神集中转向投注到某一外部客体,将原初性的自恋转化成对客体的爱。换句话说,就成人而言,一个人把“自己”视为爱或关注的对象就是自恋。

  海因兹.哈特曼在1964年改变了自恋的定义。哈特曼对正常自恋的定义是力比多在自体上的投注。这既保有了驱力模式但却因引入“自体”概念而产生更多理解上的问题。艾蒂.贾克生则借鉴哈特曼的说法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模型,把自恋说成是力比多对自体的“再现”(representation)性投注。实际上,这些概念显得有些混乱,而且与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并无根本的区别,无法颠覆“自恋的人不可能接受分析治疗”的结论。

  科胡特改变了有关“力比多”的观念,从而也改变了哈特曼的定义。他说:自恋,它不是由本能或力比多投注的“标的”(target)或对象来界定的,而是由本能或力比多自身的“性质”(quality)或能量的“本性”(nature)来界定。也就是说,力比多可能是自恋的,也可能是非自恋的。其中,“自我夸耀”和“理想化”便是自恋性力比多的特征。不过,从1977年开始,科胡特不再提及“力比多”这一概念,他试图以“自恋”这一新的概念来取代传统的力比多投注。这一点,可能恰恰是科胡特的多余之举。而且,以自恋来定义自恋,本身也是一个基本的逻辑问题。

  科胡特说:以自恋性力比多投注在他人身上的人,他(她)就是在自恋性地体验那些他人。也就是说,(把它)当成了“自体客体”(科胡特用于特指早期阶段的母体的概念)。就自恋者的主观感受而言,其“自体客体”即是他自己未从其中分化出来的时候的那个母体。自恋的人幻想对他人有着这样一种控制,即类似于一位成年人在控制他或她自己的身体般那样。科胡特的理论说出了自恋病人的行为本质:该病人并不必然收回对外在某一客体及外部世界中的兴致,他们的问题仅仅是无法倚赖他们自身的内在资源(即自我的功能ego)在关系中展示与创造独特价值,因而他们总是制造出与他人间的强烈依附感和融合感,从而破坏掉关系或关系的质量,或者让自己再次遭遇挫败。 

  对照弗洛伊德与科胡特的自恋概念,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区别。当传统精神分析视自恋为病态时,科胡特则重新定义自恋的概念,赋予了自恋以健康正向的内涵,认为自恋是否病态,要看它如何在心理健康上扮演其角色。同时,弗洛伊德视自体爱为客体爱的前身或幼年模式,然后指向对象的客体爱取代了自恋。科胡特相信,自恋有它自己的发展轴线,以致它更需要终其一生寻找那一些个能产生“同理响应”或“同理性融入”的自体客体的氛围,以便能发挥自恋的功能,创造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科胡特的自恋概念从根本上修正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恋病人无法接受分析”的武断结论,开启了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实施分析治疗的另一扇大门。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