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管理员 2020-04-04
    浏览:3180
分享到:

  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它指因突发的意外的环境危机(创伤事件或应激源)而导致的严重的、持久性的心理及躯体症状,我们习惯将这些症状简称为PTSD反应。包括:

  (1)反复出现的、侵入性(或称闯入性)的思维或表象,包括出现在噩梦中;

  (2)极力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或情境;

  (3)慢性紧张或情绪易激惹,常常伴随有睡眠障碍或者不能忍受噪音;

  (4)注意力和记忆力受损;

  (5)沮丧抑郁,回避容易引发焦虑或情绪激动的社会情境与交往。

  不难看出,PTSD反应中包含了许多“焦虑”要素,这种焦虑是某种恐惧与担忧,并且与重大的“应激体验”直接相关,不属于浮动性焦虑,有别于广泛性焦虑、恐惧症和惊恐发作问题。由于患者的症状表现总是与应激事件相关联,所以将其单列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也就是说,PTSD专指与重大的灾难事件(应激源)直接相关的症状,而不同于(更不包括)那些因创伤事件引发的其他形式的神经症症状。尽管不少个体由于灾难事件而被诱发各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反应,甚至导致精神病发作,但由于这些症状与“应激体验”缺乏直接关联,且应激源只作为外在刺激起作用,因此不能归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范畴。

  创伤后应激障碍所指的灾难或应激源,包括地震(5.12汶川、4.20雅安)、流行性疾病(2003年SARS病毒、2020年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火灾、飓风或暴风雨、大海啸、等自然或环境灾害,也包括战争、遭遇暴力、抢劫、性侵犯、车祸、坠机或其他可怕情形。我们将这些突发性、冲击性的灾难事件统称为“创伤事件”,而将与此直接相关的症状反应称之为“创伤应激”。

  在重大的灾难事件面前,许多人都会有应激反应,譬如感知觉麻木、缺乏悲伤或恐惧体验、或者相反极度恐慌回避,当这种急性应激反应以“症状”的方式表达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称为“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的核心体验是极度恐惧、无助或恐怖,随后可能出现各种解离性症状,包括:主观意义上的麻木、超然或缺乏情绪反应;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减弱(例如,出现恍惚状态);去现实化,不能采取现实性的应对措施;去人性化,情感体验淡漠;解离性遗忘,譬如无法想起创伤事件的某些重要部分。

  除了上述解离性症状之外,当事人可能出现与灾难直接关联的“闯入性”图像、观念、梦魇、幻觉、片段闪回,或者有再次体验创伤情境,或者再次回想起创伤时感到痛苦。当事人明显回避可能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包括:想法、对话、活动、地点、人物等)。一些人会出现焦虑和反应性增高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刺激感受性增强、注意力不集中、高度警觉、惊吓反应过度、坐立不安等。这些症状会引发当事人明显的心理痛苦,其社交、工作或其他功能或能力受损。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断向家人倾述创伤体验,以此来获得必要的援助或人际支持。

  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应激源消失后的一个月之内),急性应激反应会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消失,个体将恢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但是对于少数人而言,创伤事件可能造成持久的影响。

  如果当事人的各种应激性反应与症状在创伤事件结束后的很长时期内仍然存在,这种状况就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DSM-IV-TR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A.当事人遭遇了创伤事件,包括:亲身经历、目睹或面对一个或多个造成实际死亡或威胁到生命、严重受伤、或威胁到自身或他人身体的完整性事件;当事人表现出极度恐惧、无助或恐怖。

  B.创伤事件至少以以下方式之一反复出现:

  (1)创伤事件的情景反复侵入性地出现在脑海中。

  (2)反复出现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梦魇,或者行为和感受上好像创伤事件再次发生。

  (3)当接触到象征或暗示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内外部线索时,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

  (4)或者当当接触到象征或暗示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内外部线索时,产生心理反应。

  C.持续地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出现反应麻木。至少有以下反应之三种:

  (1)努力回避任何与创伤有关的想法、感受或话题。

  (2)努力避免可能引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点和人物。

  (3)无法回忆创伤事件的某些重要或关键部分。

  (4)明显对有意义的活动缺乏兴趣和参与感。

  (5)压抑情感(例如,难以产生爱的感觉,即去人性化)。

  (6)对未来无望(例如,对未来的职业、婚姻、儿女不抱指望,对生命无望)。

  D.出现在创伤事件前未曾有的反应性增高的持续症状,至少具备以下中的两项:

  (1)难以入睡,睡不安稳。

  (2)脾气暴躁,易激惹。

  (3)注意力不集中。

  (4)过分惊恐、害怕。

  E.以上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

  F.症状引发当事人明显的痛苦以及社交、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功能缺陷。

  G.注意事项:

  (1)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可以称之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2)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称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3)如果症状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后超过6个月才出现,视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延迟。


  对应激障碍的咨询及临床评估,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把握与症状有关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

  (1)在灾难性事件面前,应激反应几乎人人皆有,但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则需满足相关标准,否则我们只能说当事人存在应激反应或处于应激状态。

  (2)急性应激障碍的各种症状一般会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出现,持续时间2天以上但不会超过一个月。

  (3)如果应激性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则可按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标准进行评估,看看是否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症状持续时间为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的,称为“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称为“创伤后慢性应激障碍”。

  (4)如果个体在遭遇创伤事件的半年后才出现症状,则被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延迟”。

  (5)如果个体的症状持续时间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时间标准,但其症状表现程度又达不到PTSD的诊断标准,我们则可将其判定为“灾难综合征”,而不必要给出PTSD诊断。

  需要指出,经历重大灾难的应激性个体,他们的最初反应会经历从震惊、受暗示到恢复的三个阶段。在震惊阶段,当事人受到惊吓、感到眩晕乃至冷漠(停止对环境的感知)。继而进入第二阶段,易受暗示。当事人倾向于被动接受、易受他人暗示、极容易(或愿意)接受救援者或其他管控者的指导。经历上述两个阶段后,当事人理智恢复,才开始清晰地感知到紧张、忧伤、焦虑等真实体验,缓慢地恢复心理平衡。处于感知觉恢复阶段的个体,他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同样的灾难故事,以反复释放被压抑的压力、恐惧、悲伤及其他没有意识到的情感,这是个体减轻焦虑和创伤体验敏感性的心理机制。

  美国一项对遭遇枪杀事件的调查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经历创伤的人群中的比例有不同的数据,20%男性、36%女性,另一项研究是17%出现PTSD(这个数据应该仅仅适用于枪杀危机应激)。一项灾难事件导致的PTSD比例高低,不仅与灾难事件的性质有关,而且也与其他因素诸如个体的创伤暴露水平、创伤程度、事件发生方式、人群的应激易感性等有关。

  总的来说,女性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比男性大。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存在一个崩溃点,只要应激严重性水平足够高,每个人(包括哪些参与救援的人员)都可能出现PTSD相关症状。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在所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案中,“条件性恐惧”(与创伤经历和情境相关联的恐惧)似乎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一点对于后期的心理治疗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