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提供原始而自然的刺激(育儿经)

管理员 2020-07-02
    浏览:1076
分享到:

  生命最初的三年(即0~3岁)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具备基因和心理遗传的全部心理元素和无意识功能,但意识的功能尚未充分形成,在认知能力上处于“空置状态”。

  初始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中没有完整的认知模型,没有意识判断能力,母体(父母)给他什么就是什么,即“吞噬型”内化状态。但是,他们却具有灵敏的感觉体验能力,包括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其中,触觉发展最为充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语言信息没有加工能力。所以,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是以肢体语言和各种躯体感觉为基本通道的,和孩子讲话只是一种声音刺激,而不具有语言内容交流的价值。也就是说,对一个两、三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话语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因为左脑功能还没有发展起来。

  下面记录的是一位成年未婚小伙子的梦,梦中涉及他婴幼儿时期诸多感知体验元素,但没有转化为可直接理解的成熟语言。

  “我平躺着,感觉就像睡在一个井里,上方有一个女性,感觉有点像圣母,她一直微笑的看着我,嘴里还在对我说些什么,但是听不清楚,而且还在不停的旋转,反正给人一种很神秘、温暖、也带有点让人恐怖的样子!”

  梦中的“井”,象征幼年时母亲形成的情感空间;上方那个“女性”的脸,是对婴儿时期母亲的图像记忆;她嘴里“说着”但听不清楚,是因为这个阶段的自我尚无法识别母亲话语的含义;“旋转”的感觉则来自婴儿时躺在摇篮或母亲怀里的感受记忆;“神秘”、“温暖”、“恐怖”则描述了婴幼儿时期对母亲某种复杂的体验。通过对梦进行分析还原可以确定,梦者某个维度的心理状态尚处于婴幼儿期间。

  现在的问题是,当孩子的心智还处于3岁之前的空置状态时,父母拿什么和孩子交流?当然是来自环境的刺激。这一方面是说,父母可以采用理性刺激、音乐刺激、图形刺激去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但另一方面,仅仅是来自人类文明的刺激是远远不够的,孩子还需要接受原始而自然的刺激。

  有专家认为,我们用来刺激孩子发展的东西,大都是人类的生成物,是被“人化”的东西,譬如:人类的音乐;人类的图片;人类的所有认知模型,像杯子、房子等,均属于人类建构的视觉模型。用这些东西去刺激孩子,固然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好处,但也有潜在的坏处。其原因是,人类社会可交流的东西是非常少的,它并不能取代原始而自然的存在。而这个“存在”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深邃的东西。

  我用“狗的叫声”来说明这个道理。狗的叫声千差万别,狗有很多的叫声,在不同的情景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可交流的狗叫声在被“人化”后就只有“汪汪”,我们只有“汪汪”这一个词汇来表达狗叫声了。这就是人类理性生成的东西,即“知觉模型”。我们用知觉模型来教导孩子,试图用“汪汪”来告诉他狗是什么东西,但对儿童来讲,他们的大脑里并没有这些知觉模型,这就会让孩子对事物的了解变得狭窄,而失去对世界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所以,与其让孩子接触“汪汪”这个词汇,或者听爸爸妈妈学狗叫,不如直接带孩子去逛狗市,观看各种狗,听狗的叫声。

  所以,过早使用人类生成的音乐、图形、知觉模型、言语来刺激孩子,是教给孩子人化的知识,这固然更适合和人交流,但会使孩子丧失对自然的感受力,让孩子“变老”。要记住,了解狗的叫声是非常费神的,但是只记住“汪汪”却很简单,也就是说,我们过早进行人类文化浸染的结果,是让孩子记住了“汪汪”这个词和简单读音,却忘掉了“存在”的复杂性。

  因此,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主张,利用人类文化艺术成果对两岁之前孩子的教育和刺激,最好不要超过1/4的比例,3/4要在自然中形成。要相信,不管钢琴弹得多么美妙,总比不上黄河瀑布的声响。钢琴永远不能模仿大海波涛的澎湃,小提琴拉出的风声永远比不上真正临风而立那么多彩与震撼。人类的创作来自于自然,通过模仿自然来逼近自然,但自然永远比人类要真实、要复杂、要多样化。

  因为孩子的嗅觉发展得最快,所以很多懂得科学养育的妈妈会在孩子出生3天就带着孩子去大自然,感受青草芬香,嗅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当用触觉、嗅觉感受风的吹拂、水的打击、野草的香气,这些信息远比过早给孩子提供一个分类信息要好。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