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与解释(南岛修订版)

管理员 2018-12-06
    浏览:1272432
分享到:

资料来源:(1)《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GEORGE E VAILLAHT;(2)DSQ量表;(3)《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主编:Gien O.Gabbaed,M.D;南岛心理机构于2014年9月增补修订,2018年12月再次修订,2021年11月再次修订扩展,以供学习使用。



第一层.原始防御及“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Psychotic”Mechanism) 


原始防御机制多见于精神病患者,所以也称精神病性防御。但使用原始防御并非一定是非正常的个体,因为这些防御机制也多见于5岁以内的“健康”孩子,并且常见于成人的梦和幻想中。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机制能够改变他们对外在现实的感受,而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就是在“发疯”。


对于原始防御的使用者而言,往往不能通过传统的治疗性解释来使它们改变,但却能够通过改变当事人的生活现实,来逐渐改变它们的使用程度。心理治疗时,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人际关系支持,或让他直接面对所被忽视外部事实,能使他们暂时或者逐渐地放弃使用它们。

 

01.妄想性投射(Delusional Projection)


对外界现实直率的、缺乏依据的想象,并且当事人对此想象深信不疑。妄想性投射大多是被害性的,不过也包括钟情妄想在内。譬如一位女性坚称“那位大爷”对她有性的企图,而事实上毫无事实依据,等等。


妄想性投射也包括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某种通灵和孪生体验),并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被害妄想或钟情妄想)。或者反之,在自己内心感知到他人(或事物)的感受。 


妄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投射,它在事实上放弃了对现实的检验,因而当事人对妄想的内容深信不疑。它不同于歪曲之处在于,妄想性投射缺乏直接的欲望满足,而歪曲的目的正是获得自我满足感,或者避免某种不愉快。妄想是一种虚构,所以区别于内射。


对于幼童而言,也包括精神病人,他们通过妄想能够创造出身心体验及关系体验,以此把那些混乱的知觉组织到一起,从而避免了对分裂(碎片感)的恐慌。


02.否认(Denial)


无视感官信息,否认一个外界事实,但并不涉及内心感受的改变。否认是一种认知上的自我麻醉,以此对抗难以接受的外部事实,以维护一种存在感,或者避免体验到的空洞、虚无与自罪感。


与压抑不同,否认的对象是外界现实,但基本上不影响或较少影响到伴随这个现实的内心感受。也就是说,尽管当事人否认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外部事实(她不可能死),但其内心感受却没有改变(我感到悲哀)。所以,否认不同于压抑,压抑是对内心感受的改变而不是对事实的否认,压抑内心感受的一个例子是:“真的,我没有发怒”。


否认也包括,通过幻想方式制造出某一个人的替身,特别是对于已经失去的某人亲人,当事人仍然坚信对方以另一方式存在。也就是说,即使真的失去了某个人,否认者仍能在自己的心里创造出一个新的对象或存在方式来否认这种丧失。


03.歪曲(Distortion)


为追求内心需求或欲望的满足而重新塑造(而不是虚构)出一个外界现实影像。


歪曲包括:不现实或夸大的想法(观念)、幻觉等,以及为满足欲望而产生的妄想,以及持久的妄想性优越感。它也包括对自己行为责任的持久否认,以及那些缺乏现实依据的精神病性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原始强迫)。歪曲者追求的是一种原始的圆满、融合、可控体验。在歪曲时,可以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与另一个人混合或融合的感受(例如,“耶稣活在我心里,并且答应了我的所有要求”)。


如果说妄想性投射是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了别处,从而回避或减轻了自己的痛苦,歪曲则是通过将痛苦(不愉快)赋予某个与自己对立的对象(非完满的、失控的或有缺陷的)而获得满足。这就像人们在宗教信仰中所显示的那样,歪曲可能有较好的欲望满足效果。


04.极端退缩


撤离社会接触及人际情境以获得自我保护,并改变自己的意识范围和力比多投注方向,用沉溺于内心的想象来替代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极端退缩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人格的边缘水平患者。


婴儿本能地采用退缩来处理应激,当遭受极度刺激或感到某种痛苦时,只需要进入睡眠便可获得解脱。成人则借助于人际接触的全面退化而获取内心安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性使用药物(兴奋剂或神经抑制类物质)来改变意识状态,同样可视为一种退缩。其中,分裂样幻想是退缩这种心理防御的神经症性状态。


极端退缩的个体,除了具备对刺激天生敏感的遗传特质之外,养育者的过度关注和情感侵入,或者对幼童的要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至于幼童长期处于充满危机的情境中,这些忽视、隔离和剥夺,都可能加速退缩的形成。


退缩的明显弊端是妨碍个体去积极寻求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以至于当事人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但退缩的主要功效在于,它能使个体在较少启用别的扭曲现实的防御机制(譬如妄想性投射)的情况下,启用创造性的想象,来规避心理压力,并获得内心慰藉。


05.全能控制


相信自己具备主宰、掌控、影响环境与他人的超能力,并以操控、摧毁、战胜他人为存在感的原始体验。


在“原处自恋”中,婴儿一开始是与这个世界处在“心理等同”状态的,即外部世界源于内心。当他们感到寒冷,而养育者也恰好读懂了他们的意思,并及时给予温暖,这对于前语言阶段的婴儿来说,就会认为自己具备控制外界的神奇力量,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满足。尽管这种全能幻想是不切实际的,但又是个体心理发育所必须的体验。


当婴儿逐渐长大,全能幻想级别会降低,转变为相信自己的养育者是全能的(将他人理想化)。再进一步遭遇(非创伤性)挫折,幼童终将被迫无奈地承认:自己不仅不是全能的,养育者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


成人身上适当保留的一丝婴儿期全能感,是产生胜任感、效能感的基础。不过,当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渴望全能感受,愿意将所有的经历都归功于自己无限强大的力量,一味追求并享受这种全能控制的美妙滋味,而将现实和伦理抛之脑后,他就达到了病态全能的标准。


病态追去全能控制的个体,可能是为了体验操控(主宰)他人的快感,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体验到失控感。对这类人来说,操控、战胜或摧毁他人是首要的,也是志趣之所在。全能控制是精神变态(反社会)人格的典型特征。


06.极端解离


解离是指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行为或某种感知觉,以避免自己体验到某种难以承担的痛苦情绪,外部行为上表现为对危险或危机局面的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或者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极端解离的个体,可能会出现认知混乱、感知觉异常,甚至瞬间意乱情迷,仿佛“灵魂出窍”一般。


表面上看,解离防御似乎仅仅在经历严重的“震惊性创伤”时才会出现,而且非常严重。实际上,从“常态-轻微-严重-极度严重”的谱系上,解离都可能存在,它是人们面对各种创伤的“正常”反应。事实上,任何年龄的个体在面临灭顶之灾时,都会启用解离这种原始防御,而那些在童年反复遭受虐待或恶性刺激的个体,他们更习惯性地以解离来应对不良的刺激。


大量研究表明,使用解离这种原始防御的人数远比我们想象的多。人们可以借解离这种防御,来隔断痛苦、恐惧、憎恨和死亡威胁。任何有过致命危险经历的人(譬如,参加过残酷战争),都完全能够理解身陷绝境而试图置若罔闻的心态——短暂而轻微的解离,往往使人能置安危于不顾,并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无畏与决绝。


解离的危害在于,它会在真正的威胁尚未到来时便自动运行,从而严重损害个体判断和应对现实危机的整体能力。


第二层:“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Immature Mechanism)


不成熟心理防御常见于3-15岁的“健康”人、人格障碍患者以及有人格发育缺陷的成人。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防御机制的启用,往往能够改变那些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亲密接触(或者因为失落了这种亲密感情)时所引起的苦恼或痛苦。不过在旁观者看来,它们显然是不必要的,或者是难以奏效的。


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起源于生命早期,因此很难予以改变。但是,伴随当事人的人际关系修通与改善,或者在长期的、养育性的心理治疗关系中,通过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客体关系的修通,也有可能逐渐获得改变。


07.分裂(splitting)


分裂也称割裂,指对自己或内在客体(表象)进行分割体验,将其分割为“全好”和“全坏”的两部分。分裂使自我整合成为一种不可能,对自己对他人均难以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认知。


分裂概念既指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指一个心理防御过程,具有双重含义。从正常的心理发展层面讲,分裂意味着婴儿可以借此机制来处理那些对他而言显得混乱而不连贯的生活体验。从防御机制的层面讲,当婴儿(或个体)无力将ta对客体(譬如母体、母亲)的体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客体时,分裂机制可以帮助ta在“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中选择性地保留一种情感体验,从而避免陷入焦虑。分裂的后果是形成所谓部分客体表象(尽管是局部的客体表象)。


根据科胡特的说法,心灵的分裂作用可有两种方式:即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水平分裂发生在意识和潜意识界面,是在意识和无意识界面进行的割裂,当事人往往通过潜抑作用、妄想性投射、幻想等防御方式帮助这种割裂的顺利实现。垂直分裂则发生在意识之中,是一种纵向割裂,它指患者处在不兼容的、矛盾的各种心理态度之中,这些心理态度并肩而立自觉存在。当事人面对这种对立和矛盾时,会以某种平静的否认或冷漠来看待这些冲突,以此避免因相互对立的两面而陷入内心冲突。


其实,垂直分裂比水平分裂更为常见。不过,水平分裂存在于大部分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身上,当事人通常也会合并一些垂直分裂在其中。

  

08.投射(Projection)


把自己所不承认、不接受的冲动或感受,从内心分离外化出来,将其归于(赋予)别人或外部世界。


投射是一种主观性的极致表现,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的过分警觉、以及为了说明自己是被人冤屈的而收集某些“证据”。有些人在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后,可能显得古怪或易怒,但总体看仍部分地“合乎法律”。


也就是说,投射者并未完全放弃现实检验,不会对自己投射的心理内容深信不疑,因此不属于妄想性投射。同时,与“投射认同机制”不同,投射者只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或感受加诸于他人,但并不会施加特定的心理人际压力而要求对方承认或接受。从宽泛意义上说,人类所能感知的世界,其实都是内在主观世界的投射。


09.投射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认同既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一种人际交流模式,它涉及下面的过程:投射者将人际压力施加在另一个人身上,迫使这个人承担被投射给他/她的某些人格特质或投射者的内在客体(譬如,你是一个小气鬼)。然后,作为投射目标的被投射者,通过摄入性认同,便开始按照被投射的内容去行动、思考和感受。


投射性认同是最重要的客体关系理论概念,它起源于克莱茵,最终由比昂发展、丰富并确定。投射认同意指儿童把自身无法处理的原始野蛮的愿望或焦虑等“贝塔元素”外投给母亲,而母亲通过“阿尔法(α)消毒功能”,接纳、保留、消毒、并转化这些被投射进来的“贝塔元素(β )”,使其变成清洁的养育性元素,并将之返回给儿童,儿童认同并内化这些自己当初投射出去、并被母亲的阿尔法功能加工过了的元素,成为自己内部的表象(自体的或客体的),进而形成儿童的早期自我(self)心理结构。这样的过程重复进行,最终完成对儿童内心世界和心理现实的塑造。


投射认同是司空见惯的人际互动现象,多见于亲密关系。其中,被投射者是否具备阿尔法(α)容纳功能,成为决定人际互动性质(建设性/破坏性)和人际互动质量的关键。


10.分裂样幻想(Schizoid Fantasy)


个体将力比多撤退到一个人独自的内心世界中,以避免与人际接触情景有关的焦虑。也可以理解为,当事人为解决矛盾冲突或为获得心理满足而应用幻想,它也包括沉湎于某种孤独隐退状态的行为。分裂样幻想是退缩机制的相对成熟样式。


使用分裂样幻想的个体,往往伴有明显地逃避人际亲密感情或用古怪行为来迫使他人远离自己的情况。


与原始否认不一样,分裂样幻想者并不十分想(或者坚持)让人家知道他的幻想内容。然而,与单纯的欲望满足不同,分裂样幻想通过幻想不仅可以满足自己对关系的需要,也可以借此避开来自他人的、明显表示出来的攻击或性冲动等危险情感。与解离也不同,分裂样幻想再造和改变的只是ta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当事人在幻想层面,仍然存在丰富的关系内容。


11.疑病(hypochondriasis)


此防御机制的启用一般与分离焦虑和丧失恐惧有关。当事人将因生离死别、孤独无助或攻击性冲动未被接受而产生的针对别人的谴责,转而指向自己变成了自责,并以诉说疼痛、躯体不适或各种躯体症状等方式表达出来。


疑病常常因为亲人的死亡而被引发,也与某种情感的丧失有关。从逻辑上看,疑病是把别人的特点内射(introjection)或纳入到自己体内,并且以“躯体化”方式引起了似乎可信的某种“疾病”。与认同不一样,疑病(又称疑病性内射)会产生苦恼和不愉快,即疑病性内射是与自我不相容的,当事人常常陷入疑病焦虑中。这种防御机制允许应用者以他自己的痛苦或不舒服心情去斥责他人,而不会直接向他们提出要求,存在诉情障碍,启用这一防御机制,避免了因为别人忽视自己的愿望(往往是未曾表达的)而诉苦或直接责备别人。


疑病不包括实际的躯体病变引发的痛苦表达,譬如,哮喘、溃疡病或高血压,这些躯体不适不是防御。疑病也不像癔症性转换症状那样淡定、自若,疑病者的感情态度正好与之相反,不是泰然自若、漠不关心,而是焦虑不安。


12.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指当事人通过从事某种愚蠢的、无效的、甚至挑衅性的行为,间接地(通过被动性的)或直接地把应该针对别人的攻击性,转而表达在自己身上。此种防御多见于孩童及受虐者。


被动攻击包括那些会引发别人愤怒和导致自己失败、拖延或疾病(至少初起时)的行为,也包括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从事某种愚蠢的、自找罪受的或挑衅性的行为(譬如,学校或家庭教育中观察到的“坏孩子”举动),或者为了避免处于竞争地位而将自己扮成小丑。那些在亲密关系中陷入“施虐-被虐”模式的人,往往会混合地表现出既有被动攻击又有疑病性防御等行为倾向。


13.发泄(Acting Out)


把潜意识愿望或幻想付诸行动,以避免忍受痛苦与体验焦虑,但其后果却有往往适得其反。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见诸行动。


发泄或称见诸行动还有一些别的名称,旧译潜意识释放,潜意显现等。它指让一种潜意识的愿望或冲动直接表现出来,以避免自己意识到所伴有的另外某种真实的感情,因为这种情感的显现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冲突或焦虑。


发泄也包括,为了避免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感情渴望而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违纪性或冲动性动作和“发脾气”。它也包括为了减轻紧张心情(即主观性焦虑或抑郁)而长期滥用药物、各种成瘾、性变态或自残。对于人格成熟度较低、自控能力较弱的人而言,发泄也涉及以下这种状况:为了避免产生因本能欲望推迟表达所导致的身心紧张,于是长期听任自己冲动的即时发泄(譬如高频度手淫)。


14.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也称退行,指当事人感受到严重挫折时,放弃成人理性方式不用,而是退回到早期儿童式的行为模式上,使用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眼前的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一般而言,退行与力比多固着有关,也就是说,退行到固着点。


常见的退行包括完全的放弃努力,让自己恢复对别人的依赖,从而彻底的逃避学业、职业等社会责任。临床上的人格疾患者、歇斯底里和疑病症患者,常见使用退行这种防御机制。不过就成人而言,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譬如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病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顾的状态中去,这便是无意识地使用了退行这种心理防御机制。


15.理想化(idealized )


把某种全能控制、无所不能、完美或近乎完美的人格特征归于他人,并与之建立亲密关系,以此避免自己体验到无能、无助或其他消极情绪。理想化有时也只自我理想化。


贬抑是与理想化相反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事人通过贬低、否认他人的价值或自己与该客体的关系的意义,避免让自己体会到被拒绝的挫败感或被抛弃的沮丧,或者避免自己体会到针对他人的某种强烈的情感欲求。就发生机制而言,贬抑通常是个体理想化移情失败的结果。


对成人来说,理想化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但它作为个体所经历的心理过程之一,是人格发展的必要、正常形态。作为心理防御机制,它可以让当事人避免体验到自我劣等感,或帮助当事人避免体验到针对理想化对象(明星或“大人物”)的某种危险的情感,譬如蔑视、嫉妒或愤怒。


16.色欲化(sexualized transference)


又称本能化,即赋予某一客体或行为以性的意义(性兴奋或性幻想),使得一个消极的体验变成一个令人兴奋的刺激性体验,以抵御、回避或控制与客体有关的焦虑。这些焦虑可能与维持自尊、补偿羞愧或回避死亡恐惧有关。可以将色欲化理解为见诸行动的一个亚型。


依据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假设,性欲作为一种本能,不可能附属于其他情感或作为一种防御手段。然后许多临床经验和研究已经证实,性欲望和性幻想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防御方式:用于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或回避死亡恐惧。人们可能经由潜意识运作,将某种恐惧、痛苦或其他难以接受的感受转换为性兴奋,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色欲化。因为性冲动是感受自身存在的可靠依据。


在色欲化的具体方式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多倾向于依赖性与控制性,男性则倾向于侵入性欲攻击性。有金钱色欲化,有脏话色欲化,还有权力色欲化,不一而足。我们还可能将学习知识色欲化,譬如那些才华横溢的教师很容易激起人们的性欲,就是一个例证。这种对权威产生性欲望的现象,或许能够解释为何政要名人拥有大量的性崇拜者。


相对弱势的群体出于敏感,容易将自己的嫉妒、敌意和担心遭受不公的恐惧,表达为带有性的色彩。他们会借助于色欲化的幻想,以弥补自己相对比较缺乏的权势力量。

  

第三层:“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表明运用者的人格水平达到“神经症性”水平。这些防御常见于3岁以后的“健康”人、神经症性水平的患者和处于急性应激状态的个体。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防御机制能够改变个人的感受或本能表达。在旁观者看来,它们是个人的“借口”或“神经质”,尽管不合常理但也可以理解。它们往往能通过接受心理咨询、短程治疗性分析解释之后出现戏剧化的改变。


17.内射(injective)


又称幻想,将外在的客体转化为一个稳定的主观表象,以此作为对失去(或缺失)那个对象的应对。内射即以想象的客体关系来补偿现实的缺失,当事人对想象内容的主观性具有明确的自我觉察。


个体可以内射(幻想、想象)一个“好”的客体,也可以内射一个敌对的或“坏”的客体,以获得一种控制那个“坏”客体的假象,避免体验到失去那个对象(分离/失控)的焦虑。内射也可以是对自己曾经经历的人际情景的想象,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作为心理化过程,非防御式的内射是儿童形成稳定的客体表象世界的自然反应,它是正常人格发展的必经历程。


18.认同(identification)


又称仿同或同一化,它指通过变得像某一个对象(模仿)而内化那个对象的人格特征。其中“认同”强调的是人格特质的选择性内化,而“同一化”则强调了当事人对来自外部评价或期待的彷同。


内射和认同是有关联的不同心理过程。内射导致个体去建立并体验关于“另一个人”的内在表象,而认同则指将这个已经内射的表象的部分或者全部特质的转化——使其成为自我的元素,即:从一个客体表象中吸收人格元素,成为自我(自体)表象的一部分。


从心理防御的角度说,认同能够极大地缓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人际紧张与焦虑。同样地,认同在人格发展中也能起到非防御性的功能,它是个体成长的必然。依据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个体的自我意识(self)便是建立在 “异化性认同”基础上的。


19.置换(displacement)


将自己的感情或冲动从某个危险的对象身上撤回,转而指向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或较少情感贯注的)对象。置换又叫转移,包括伪装性替代。譬如恋物癖,就是一例。


转移(置换、移置)包括在现实(或梦象)中用某一事物或陌生人来代替那个在感情上占重要地位的人物,表现出某种不可思议。譬如,开玩笑、隐含敌意的诙谐和讽刺漫画,含沙射影地批评等,这些都涉及置换。大多数恐怖症、多数转换型癔症反应,以及某些认知偏见,也都涉及置换机制的使用。


一个经典的转移画面是:男主角在受到上司的训斥后,回家对妻子发脾气,接着,妻子斥责孩子,而孩子气愤地一脚踢向宠物狗。社会上对“第三者”的口诛笔伐,也是转移的一个例子。


20.潜抑(Repression)


潜抑是这样一种心理过程:驱逐或阻断无法接受的想法或冲动,使其无法进入意识,从而导致这样的结果——感情或情绪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或内容却被控制在意识之外或者而被忽视了。


潜抑通常以“神经质”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来,譬如遗忘、口误、笔误等。但潜抑所造成的诸如“遗忘”这类行为是很特别的,它们往往有高度的象征性或荒诞性,从而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在焦虑症患者身上,潜抑可表现为“浮动性焦虑”,即只有焦虑的情绪而不能知晓焦虑的内容。


潜抑与否认不同,否认涉及的是对外在感官事实的否认,而不是压抑了关于这个事实的回忆。譬如,如果有一个人正在哭泣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泣、为谁哭泣的话,这就是潜抑;如果一个人在哭泣而否认自己流过眼泪,或者坚持认为所哀悼的人实际上还活着,那就可能是否认。


21.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将某种无法接受的愿望或冲动转化为与它相反的表达形式,其结果是,所表现出的行为与某种不被接受的本能性冲动正好相反。


这种防御机制主要指在话语和行为上采取与自己内心愿望相反的方式进行表达。也包括:当某人希望照顾自己时却明显地去照顾、关心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自己不喜爱的职业等等。


反向形成者总是口是心非或者言不由衷,与其说这是情感的两极调换,不如更精准地说是在通过反向行为(恨)去否认自己的另一种情感(爱)。事实上,人的情感体验具有矛盾性,我们可以对人爱恨交织,也可能对可意之人心存抱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情感状态总是瞻前顾后、左右徘徊,而不是坚定不移。


反向形成也包括在人际角色上的反转,受虐者变成了虐待者,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被照顾者变成了照顾者(反之亦然),这是另一种类型的反向形成。这种角色上的反转,可能与反客为主的控制冲动有关,并可能是投射认同机制的一种相对成熟的表现形式。


22.分离(Dissociation)


又叫“神经症性否认”,即当事人将局部观念、表象从自己整体意识中分划出来,或者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感觉,以避免产生情绪苦恼。分离的原始形式习惯性地被称之为“极端解离”。


分离多出现在癔症患者身上,可能包括分离性神游、身份遗忘等多种癔症症状反应,也包括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它还可能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或者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或者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欢乐”。分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不会伤害到他人,是一种间歇反应,较发泄来得短暂。


23.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用一些从感情上看似较不强烈的说法来表达某种危险的本能愿望,因此也就不必付之于实际行动了。理智化的结果是,与此相关的观念虽仍留在意识之中,而感情或冲动却已告消失。使用理智化的人会处事不惊地谈论感受,例如:“嗯,那件事情我自然是很生气的”,语调随意平和,表明他们确实感到愤怒,但深藏于心。


从分类习惯上说,理智化有时也被看成是一组(诸多)心防御机制的统称,它包括以下机制:情感隔离、合理化(文饰作用)、仪式性、抵消、补偿、性欲化、魔术性思维等。这些机制之间虽然互相有些区别,但它们往往成群出现。


理智化的心理防御,也包括为避免与人发生亲密感情而对非生物、非情感事物给予太多的注意,或者为避免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专注于外界现实,或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等。其中,神经性的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也包括在属于理智化防御方式之中,虽然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象征性置换。


24.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


将本能冲动和情感从感知觉中剥离开来,或者将观念与情感状态分隔开来,以避免引起情绪与情感上的困扰。某些情况下,隔离掉的可能不仅仅指情感,也包括认知、观念和记忆。当使用全面隔离后,不仅情感体验消失,情感内容也将不在意识之中。


情感隔离是一种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类似于“精神麻痹”。一些经历过重大灾难的个体在回忆或描述惨绝人寰的暴行时,神清淡然,甚至可能用近乎超现实、近乎欢快的语调来讲述。对于原生家庭中存在严重创伤性环境的个体而言,情感隔离可以有效的降低他们在环境中的痛苦体验,因而成为其核心的防御方式。尽管这样的个体通常被家人称之为情感冷漠的“白眼狼”,但他们事实上可能的确是能够控制自己情感的“超人”。


尽管有分析家将情感隔离视为解离的一种亚型,但坚守传统自我心理学的分析家,仍愿意将其视为理智化防御的一个基本单元,而与合理化、道德化等防御并列。当然,也可以将情感隔离视为一种程度很深的压抑机制。


25.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也称“文饰”,指为自己无法接受的态度、信念或行为寻找正当的、一般化的、抽象的理由或解释,以使它们更易于接受。


合理化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心理防御,由此,人们可以尽情地创造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做貌似合理的解释或辩护。譬如,当我们无法得偿所愿,便觉得原先的追求毫无意义(酸葡萄效应);即使遭遇不幸或灾难,感觉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糟糕(甜柠檬效应)。这些都是合理化机制在发挥作用。


聪明、成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尤其对合理化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合理化固然可以使当事人较少有怨言,但如果严重泛化,当事人可能因此很少承认自己做事缺乏考虑。父母将“打孩子”合理化为“为他们好”便是一个例证。


26.道德化(moralization)


道德化与合理化有些类似,也是在意识层面寻找可接受的理由。不过区别在于,合理化认为欲念合情合理,而道德化则把欲念看成符合道德和责任。合理化认为失败只是增长了“学习经验”,道德化则简称失败能够“塑造坚忍品质”。


生活中的道德化比比皆是,主管领导训斥下属被说成是“恪尽职守”,苛刻的评委宣称“如果我不实事求是,就是对你的成长不负责任”,不惜重金做面部手术整容是为了“以良好的面貌面对粉丝或接待贵客”,不让你喝酒为了保护你的肝或者让你保持庄重的导师形象等,这些都是道德化的具体表现。


27.仪式化


指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套个人化的、重复性的、遵循一定程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有助于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


比如一个人因为失恋的痛苦,为了回忆以前的爱人,出门前都要摸一下门旁边的植物叶子,因为这盆植物是以前的爱人养大的,这便是一种仪式化行为,这种仪式化行为减缓了当事人思恋爱人的痛苦。仪式化也有利于缓解在某种人际接触中的暧昧情感。譬如仪式化的、端庄的、职业性的自我表达,不是加强而是以冠冕堂皇的方式削弱了这种暧昧的情感。


28.间隔化(compartmentalization)


间隔化指允许两种相互冲突的观念或情感同时存在,并能避免在意识层面感到困惑、内疚、羞愧或焦虑。间隔化类似于自体心理学的“垂直割裂”,是又一种理智化防御。它不同于合理化,尽管它可能需要合理化作为支撑。间隔化的个体会同时拥有两种以上的观点、态度或行为,尽管这些态度和观点无论是从本质还是从现象上看都是相互冲突的,但个体对此却浑然不晓。而在他人看来,这就是在伪装。


间隔化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譬如,经常存在两种对立的态度:既声称乐善好施又争相出人头地;既推崇畅所欲言自己却又守口如瓶;一边反对种族歧视一边大讲种族笑话。一些人在公众场合尽显道德风采,而在家中却虐待子女配偶;那些声严色厉的道德卫士,背地里干着令人发指的勾当;不少反色情的斗士实际上却是色情作品的收藏家。


如果一个人从事犯罪行为或从事某一活动的时候,伴随有强烈的内疚,或是存在有某种程度的情感解离,便不属于“间隔化”。只有个体在意识层面能够同时保留彼此矛盾的活动或观念时,才能称之为“间隔化”防御。


29.抵消(undoing)


通过说明、澄清或做相反的事情,来努力地消除由以前的言论或行为所带来的性的、攻击性的或其他羞耻性的意义。它与幽默结合,常常表现为某种神经质的自谦、自毁、自残言行,以减轻某种心理冲突、焦虑和人际紧张与压力。


抵消也可以被看成全能控制的一种理智形式,尽管个体能够通过自我反省去感受到这种全能控制不切实际,但仍会幻想通过这一防御达成某种神奇的效果。譬如,丈夫通过给妻子买礼物来补偿昨夜发脾气带来的内疚。不过请注意,抵消是一种无意识的情感。如果当事人行为动机存在于意识层面,理论上就不能称之为抵消,而应视为一种有意识的策略。


一位来访者偶尔会送给我小的礼物,譬如点心或茶叶,一段时间以来我并没有处理,因为我担心被她理解为拒绝。最终通过分析谈话我让她意识到:每次送小礼物,都跟前一次咨询时她对我的愤怒表达和对我的攻击有关。理解这些后,她自嘲地说:“我想,你是个老头子,大爷!就算是我孝敬您好了。嘿嘿!”


如果个体以抵消作为核心防御,并且通过潜意识赎罪行为来支撑自尊,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该个体属于强迫型人格。


30.补偿作用


指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其因生理、心理缺陷或挫败(现实的或者想象的)而产生的不适感,从而减轻心理不适感。譬如,补偿性认同,补偿性发展。


31.魔术性思维


强调某一客体或行为的神秘性或戏剧性,从而回避了与客体或行为有关的内心焦虑;或者试图对涉及内心痛苦的事实进行戏剧性、神秘性或宗教意义上的理解。


第四层: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Mature Mechanism)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常见于12岁以后的“健康”人,但这并不等于说,成熟的人只是用这些心理防御。对于当事人来说,此类防御机制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在旁观者看来,它们是美德的或合乎情理的反应。不过要注意,当一个人因为应激而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防御机制时,它们也有可能改变成较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32.利他(Altruism)


作为防御机制的利他属于“假性利他”,它指通过替代性、建设性为他人服务,从而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或获得价值。表现为让自己服务于他人的需要,而且似乎超越了自己的需要。


利他行为可以为自恋性需求服务,但同时也成为一个人获得巨大成就和对社会做出建设性贡献的来源。它包括良性的建设性的反向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别人的报答性服务,但不包括迎合或讨好。利他为别人提供的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好处,它是一种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反转,并且它让当事人至少获得部分地、精神性的满足。


33.幽默(Humor)


在某种困难或令人尴尬的情境中,发现戏剧性或讽刺性的元素,来减少不愉快的感受。表现为,既明显地表达了某种危险的、冲动或冲突性的观念和感情,但却避免了使自己或别人感到不舒服。


幽默允许个体和事件保持一些距离和客观性,使个体可以思考到到底发生了什么。某些游戏和滑稽的退行行为,都属于幽默。幽默与诙谐不同,诙谐是某种有趣的“置换”,而幽默则直言不讳、有啥说啥,而且如果没有“在观察中的自我”的某些成分,就不可能应用幽默。幽默者使应用者能够忍受而又集中注意到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幽默不会排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因此不属于幻想。


34.压制(Suppression)


也称抑制。虽然意识中产生了想释放本能获取满足的冲动,但在意识或下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采取行动的决定。


压制实际上是一种克制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一线希望感,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受尽量地缩小,在困难面前挺起胸膛、想方设法予以推迟而并不回避。使用压制心理机制的人是这么说的:“我明天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第二天ta也确实记得考虑此事。


35.禁欲(abstinence)


又名节制,指在某些活动中,努力地消除或避免自己去体验某种本能的愉悦。禁欲常常表现为,当事人将冲动或行为导向或服务于追求卓越的或某种精神目标,例如一个人因宗教信仰而选择独身。


36.预期(Anticipation)


为排除内心的不舒服感受,而就未来作出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从而减缓因不能即刻满足而带来的痛苦。


这种心理机制包括对将要出现的事物作有目的而仔细的计划(基于担心或恐惧)、对亲人死亡或外科手术等在情感上有了切合实际的“自知力”,与之同时能够在意识中和现实中采取自觉的行动。


37.升华(Sublimation)


将社会反对的或不接受的冲动以社会可接受的、浪漫的或创造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但不会改变冲动的本质与指向,这就是升华。


升华表现为间接地或艺术化地表现出本能愿望,但是既无不良后果,也不会明显地丧失品位和满足。它包括通过有趣的游戏、运动和业余爱好来表达攻击性,以及在求爱时浪漫地表达自己的本能。与幽默不同,升华会有真正的后果并达到真正的目的,升华时本能并没有被阻挠或转移,而是为之另辟途径。艺术成果是典型范例。


升华与投射、置换有很大的不同:在投射时,个人的感情(例如,愤怒)被归因于别人。在置换时,个人的感情虽仍被承认为自己的,但是被重新定向于较不重要的或安全的对象,而且往往没有了满足感。但在升华的时候,感情被承认、被修改、并被定向于比较重要的人或目标,所以会产生适应的本能性满足。



(附录):防御方式量表(DSQ)测评指标说明


  总体指标说明

  1、四个因子分及因子均分。因子均分:反映的是评定者在某因子上自我评价介于1—9的那种程度。四个因子分别为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度。如越靠近9即应用某类机制的频度越大,其掩饰度则越小。

  2、各防御机制分及均分。各防御机制分为反映该机制项目评分之和,此指标目的在于了解评定者在某防御机制上,自我评价介于1—9的那种程度。即越接近9应用此种防御机制的频度越大。


  防御机制分类

  因子1,不成熟防御机制:

  投射(可区为妄想性和非妄想性两类)

  被动攻击

  潜意显现(也称潜意识释放、见诸行动)

  抱怨(可理解为疑病的表达)

  幻想(内射出一个自体或客体)

  分裂(同割裂)

  退缩(原始退行)

  躯体化(可理解为疑病的表达)

  因子2,成熟防御机制:

  升华

  压抑

  幽默

  因子3,中间型防御机制:

  反作用形成(即反向)

  解除(成熟性的付诸行动倾向,目的是为了解除内心焦虑)

  制止(同压制)

  回避(较为成熟的退行)

  理想化

  假性利他

  伴无能之全能(抵消的一种)

  隔离(同情感隔离)

  同—化(趋同性、认同、仿同,与自我同一性关联)

  否认(是有意识的,所以区别于精神病性的否认)

  交往倾向(属于成熟性的见诸行动)

  消耗倾向(属于成熟性的见诸行动)

  期望(同预期)

  因子4,掩饰因子。该量表的6,14,15,20,26,31,44,48,57具有测谎功能,以查明当事人可能的掩饰程度。


  注:以往了解防御机制的方法,主要是会谈和自传分析。应用问卷能够较全面.省时地收集较标准的资料,便于比较和研究。此间卷能够提供一个连续的心理社会成熟程度指标,不仅适用于研究常人的防御行为,也适用于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患者的防御行为。 缺点是这个量表有些老旧,跟不上精神分析理论概念和临床需要的发展。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