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分离焦虑与母婴依恋

管理员 2017-10-01
    浏览:2027
分享到:

  正常情况下,婴儿与母亲“共生”并因母亲对其“有求必应”的即时满足而体验到自己“无所不能”或“全能感”,但这种感觉不会维持长久。因为母亲事实上很难做到始终如一的有求必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逐步成熟,大脑机能日趋完善,从而推动了意识的觉醒,这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和母亲的肌肤接触互动中,在一应一答、你来我往的对视与交流中,在母亲的微笑、欣喜或低落、焦虑的响应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和母亲原来不是一个人:我不是母亲的一个器官……母亲也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和我有区别的另外一个对象(心理学把这个可以感知的对象定义为“客体”),一个他者……不仅如此,即使那些原本没有生命的玩具或者别的物品,再也不是我的组成部分!

  当婴儿觉察到这一切时,脑海里就会生出一个疑问:那么,我是谁呢?

  从婴儿碰到这个古老的问题开始,和母亲及外部世界的“分离”过程就悄然发生了。

  与“共生”相对应,心理学把婴儿出生后6-24个月,称为“分离期”或“分化期”。处在“分化期”的孩子,他们会进行自主探索,以便确定自己身体的边界和心理的界限,逐渐将自己和这个世界分开,成为一个有自觉意识的人。

  心理学家发现,出生6个月之后的孩子,反射行为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逐步增加的自主行为,除了“吃”、“睡”、“排泄”和“咿呀学语”之外,婴儿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自主探索与表达,开始进行这些日常活动的工具,是嘴唇和口腔。

  我们依据婴儿的各种探索行为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将这类探索活动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自我探索。用口腔吮吸自己的手指、胳膊或者其他部位,弯曲自己的某一只腿,将小脚丫或大拇指放进嘴里,不厌其烦、滋滋有味地用劲吮吸,或者用牙床或乳牙咬压身体的某一部位,以产生触压和轻微的疼痛感,以此确认身体器官的所属与边界。当触觉、视觉、味觉及痛感被传递到神经中枢,孩子便感知到这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第二类,客体确认。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将几乎所有的陌生的东西(包括玩具、小手帕以及别的小物品)放到嘴里咀嚼,进行味觉试验,用手把玩物品。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出于好奇:“这是我的一部分吗?”此外,孩子同样会将吮吸和咬压举动偶尔施加在母亲或保姆身上,譬如,用乳牙咬疼母亲的手指或乳头,刺激母亲做出情绪反应,以便区分喝确认自己和母亲的不同。

  第三类,关系体验。另一些行为可能与确定身体的边界无关,而是试图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和情绪链接,并产生相应的体验。譬如,模仿父母咿呀学语、主动向母亲微笑、生气或大哭、扔东西、拒绝吞咽食物、洗澡时玩水等。这些行为的意义可能十分复杂,它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测试母亲的反应:“我这样做你会生气吗?”“你是否会在乎我的举动?”以此与母亲建立情感链接。这种现象,即使是在已经满五岁的孩子身上,也并不鲜见。

  不可避免的分离,让孩子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既感到好奇和兴奋,但同时也感到孤独、无助与恐惧。对于那些母亲照顾不周的孩子而言,自我边界的识别以及与母体的分离,无异于第一次从理想主义的“伊甸园”堕入到现实主义的冰冷世界。

  当孩子第一次意识到“我不是这个世界”、“世界也不是我”、“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切只是一个他者”时,世界开始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内心恐惧——我是孤独无力的,没有母亲的爱,我将不能存活——逐渐变成孩子内心的核心焦虑。

  由于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且自己还不能独立生存,因此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害怕自己遭到遗弃、痛苦和死亡。这种因为害怕遭到遗弃、和妈妈分离而形成的焦虑,被我们定义为“分离焦虑”。

  受分离焦虑的支配,孩子们开始“认生”并感到焦虑,他们在独处或者在陌生人面前会表现出警觉、紧张、回避,甚至恐惧不安。通常,这种与分离有关的痛苦体验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逐渐增强,8~12个月达到最高值,以后会缓慢减弱。正常情况下,分离焦虑大约在18~24个月左右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正常水平。


婴幼儿分离恐惧时间节点图.png


  为了进一步研究孩子的分离焦虑和母婴依恋模式,心理学家针对一岁左右的孩子,创设了一个典型的“陌生情境”,该情境由8个步骤组成:

  ①母子进入一个陌生房间;

  ②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活动;

  ③陌生人走进房间;

  ④母亲离开,由孩子和陌生人同处一室;

  ⑤母亲返回,陌生人离去;

  ⑥母亲离开,让孩子独留在房间;

  ⑦陌生人返回,作为母亲的替代者;

  ⑧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心理学家开始观察孩子们的反应,结果发现了三种不同依恋类型:

  A型孩子:

  对于母亲是否在场反应不大,当母亲离开时,并无特别的紧张、焦虑、烦躁或忧郁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也不会表现出兴奋与关注,尽管有时候也欢迎母亲回来,但时间短暂。他们能够淡然接受陌生人的安抚,但反应较消极。这类孩子通常在过去阶段(子宫期与共生期)母婴依恋关系发展不良,母婴之间缺乏真正的情感链接,他们没有形成对成人的正常依恋,属于“自闭回避不安全型”。

  B型孩子:

  与母亲在一起时能积极主动地探索陌生环境,与陌生人能都友好相处。独处时,在陌生环境中不会感到过分焦虑。但是母亲不在场时,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沮丧,在陌生人面前感到紧张。母亲回来后马上表现出积极情感,会很快平静下来。这类孩子母婴依恋关系发展良好,内心有一个“好妈妈”图像,属于“亲密依恋型”。

  C型孩子:

  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高度的焦虑与恐惧,当母亲回来时又拒绝母亲的安慰。譬如,母亲要离开,他们会竭力反抗、阻止母亲的离开;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刻要求母亲搂抱,可是刚被抱起来时,又挣扎着下来。他们既害怕陌生的环境又害怕陌生人。这类孩子的举动,意味着在母婴关系中存在不确定的、冲突性的或惩罚性的关系因素,属于“矛盾冲突不安全型”。

  至此,我们仍需关注一个问题,即:分离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分离焦虑也好,分离恐惧也好,其实都是孩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的边界,并将自己与母亲分开之后针对“母亲不在场”以及“陌生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正常体验。

  分离焦虑的本质的意义在于促成幼小生命的自我保存,它是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本能。如果婴儿缺乏这种的焦虑,将难以避免母亲不在场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譬如:被陌生人抱走,自主冒险行为遭遇危险而无法自救等等。对于处于分离焦虑中的孩子,父母不应该以厌烦、惩罚或恐吓等方式逼迫孩子屈服就范,而应该给予情感支持。

  那些在“分离期”即使母亲不在场也不感到焦虑的孩子,可能意味着,他们处在“孤独自闭状态”,或者仍然生活在与母体的“绝对共生状态”。反之,如果孩子一刻也不能接受与母亲分离,对陌生对象与陌生环境充满神经质的恐惧,可能意味着安全感严重缺乏或过度依赖,这也是心智发育的另一种病理反应。

  在“分离”与“依恋”的过程中,进行着母子间的互动。在这样的早期互动中,如果妈妈保持耐心、关怀,并能很好地呵护孩子,孩子的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轻,就逐渐有勇气离开妈妈而独自玩耍,他们独处而不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因为心中有一个“好妈妈”,她的存在会在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安全感。

  因此,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的重要前提,是创造安全温暖的情绪氛围,发展亲密的、有规律的、支持性的、忍耐而镜映的母婴依恋关系。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