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不良刺激与回避接触型人格

管理员 2017-10-01
    浏览:2691
分享到:

  许多情形下,我们简单地使用“溺爱或匮乏”、“关爱多了还是少了”来描述复杂的母婴关系是有局限的,也难以解释出现在学龄孩子和成人身上常见的“宅居”、“穴居”、抑郁、敏感以及更为严重的孤独回避行为,因此需要引入“不良刺激”这一亲子关系概念。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段文字来概略描述“不良刺激”或“恶性刺激”对婴幼儿个体的不良影响及后果:

  养育者是“不良刺激”的主体,是惩罚、敲诈、诱惑或控制性情绪及情感互动的策划者,他们作为“自体客体”,与婴幼儿的互动是压抑的、紧张的、过度的、胁迫的及令人疲惫的,常常无法让自体处在自发的体验中。长期处在这种不良的恶性刺激中,可能导致个体无法忍受任何哪怕是善意的刺激和响应,敏感于人际交往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并对人际亲密关系怀有渴望与拒绝的矛盾、分裂或双趋体验,严重时会导致个体逃避创造性的活动或回避理想化的人物的压力,或者以强迫性仪式行为或多种抽动行为来抵御外部世界对脆弱自体空间的侵袭。如果恶性刺激导致自体的负荷过重,可能造成敌意、偏执、妄想等症状

  研究发现,不是缺少关爱或忽视,而是存在于早期母婴关系中令孩子感到恐慌的“不良刺激”才是导致“回避交往”的心理养育基础。临床上把这类以“敏感焦虑”、“回避”或“逃避”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称之为“回避接触型人格”,也可称为“人际焦虑型人格”。

  回避型接触型人格患者具有以下基本的症状特征:

  (1)人际敏感。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容易因他人的否定性评价、表情和行为而受到伤害,他们怀疑自身价值,敏感而脆弱,甚至偏执,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因一些小事情而感到不如意时,即表现得很委屈、很受伤,甚至引发儿童式的愤怒或难以自控的歇斯底里发作。

  (2)回避交往。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己,只与自己亲近的某一个或几个人产生交往。严重时即使面对自己的父母、家人、配偶仍然心存防备,回避沟通,力求维持自我心理空间不受侵入。譬如,长时期的不与家人一同进食、反锁房门等。

  (3)逃避合作。除非确信安全并受到欢迎和积极关注,他们一般总是不愿参与或卷入他人的共同事务之中,包括拒绝与家人一同外出等。即使属于某一班级或团队成员,也常常是形单影孤。

  (4)行为退缩。对涉及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学业或工作,他们总是尽量逃避,以免让自己感受到压力或恐惧,面对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或对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他们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5)自我劣等感。心理自卑,自我劣等,自我挫败感,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紧张不安,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焦虑不安感:表现为羞涩,自我表现时言语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他们尽管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但因受敏感焦虑体验的困扰,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7)沉迷于想象。表现为长期沉迷于某些单独的、虚拟的、不与现实对象发生直接交往的刺激性活动,如网游、网恋、网络性游戏与性交往等,以此填补内心的空洞感与虚无感。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只要满足上述其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回避接触型人格障碍。

  回避接触型人格又可称为“自闭型人格”,但它与“孤独自闭症”有本质的区别。孤独自闭症属于神经系统的发育性缺陷,患者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交往不感兴趣,而且在体验上也缺乏交往需要。回避接触型人格则不同,虽然他们在行为上尽力避免与人产生关联,但其内心则对亲密关系充满期待。他们对交往怀有极其矛盾的体验:一方面,他们渴望交往并试图在交往中获得亲密满足,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担心亲密带来的威胁,因而不得不采取“回避”行动,这种“威胁”可能源自于当事人在过往的亲密关系(特别是母婴关系)中形成的心理阴影。因此,回避接触型人格患者常常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我的崩解或某种失落感受:或者通过自我隔离来否认自己对别人的需要,或者以此避免被别人吞没或摧毁。


  小马是一位22岁的小伙子,神情苦恼。曾留学欧洲三年,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就回国了,闲居在家,与父母共同生活。他不和任何同学或朋友接触,没有交心的人,陷入严重的回避接触和自我封闭状态。

  早在幼儿园时,小马就表现出敏感、退缩、回避亲密接触等行为倾向,但没有引起父母的充分注意。小学阶段以后,小马在班级里不爱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独自玩耍。到了中学阶段,他开始对人际交往感到敏感、紧张不安,常因被同学无意的拒绝、忽视或者“不友好”的言辞举动而备受伤害。

  小马的从初中开始,生活起居行为开始出现明显异常。虽然在父母的“督促”下能够坚持上学,但多次出现过逃学行为。在前几年欧洲一所大学留学期间,小马也经常不去学校听课,而是独自呆在寓所里,沉迷于自我想象世界,回避交往。父母不能通过电话有效了解他真实的学习生活状况,只能偶尔通过在欧洲的好友前去探视,了解些许实情。

  目前,他每天很晚才起床,等父母离家后才从自己的房间出来,下午偶尔会出门上街闲逛,晚上去河边、网吧,独自上网、打游戏等,临晨两、三点以后才回家睡觉。父母在家时,小马一般会反锁房门,拒绝与父母主动交流,不与父母一同进食,对来自父母的问询基本不予回答,或者就一两句“模糊不清”的陈述,让父母搞不清楚他自己怎么想的?对自己的未来有何打算?他似乎有一个计划,就是要继续出国留学,要去的是美国,但却始终未见实际行动。

  不仅如此,早在念初中的时候,他就开始觉得自己“脸长得太长”、“头很大”、“不美观”,不愿见爷爷奶奶等亲人,要求父母带他去做“磨骨整形手术”。因为这种感受明显夸大了他实际的生理缺陷,医院也拒绝这样的手术请求,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小马的母亲是一位压抑的女人,常常一脸“不开心”的表情,不是沉默寡言,就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因为对儿子感到失望,近几年母亲开始忽视小马的存在。他的父亲则相反,是一个敏感而烦躁的男人。父亲十分关注儿子成长中的问题,可以说对儿子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锲而不舍。常常因儿子的“不合作”态度而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这位对儿子一往情深却又性子急躁的父亲,不是气势汹汹地斥责,伴随一阵子捶胸顿足发作,便是刻意迎合讨好儿子,不择手段地强力控制,逼迫小马谈学业、谈工作。他常常深夜到网吧寻找“失联”的儿子,并将其强制带回询问。面对孩子的不开口、不表态,父亲便情绪失控。在这个家庭中,任何关于孩子的小事情都可能会引发一场父母之间的大吵大闹。可以说,小马从小到大,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吵闹不休的家庭。


  不少的回避接触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难以抚慰”的脾气和回避型人格特征,这一现象提示,造成这一人格异常的原因,可能就在早期的母婴互动关系以及某种持续性的家庭养育环境中。临床研究发现,以下4个方面的养育创伤,是回避接触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致病根源:

  (1)脆弱、敏感的家族遗传特质。回避接触型人格患者对负性情感刺激高度敏感,往往具有生物遗传背景,即:其母体(父母双方或其中之一)本身就有类似的敏感特质。父母因为家庭琐事而争吵不休,便源于双方敏感的人格特质。父母的这一“有毒”的人格元素不仅通过遗传,也通过在家庭中形成一个与情绪紧张有关的“焦虑场”,或者通过父母之间的冲突,传递给孩子并被孩子吸收。孩子在自己以后的人际互动中,对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冲突或焦虑保持极其敏感的警觉,引发严重的尴尬及紧张体验。这一体验则进一步推动孩子选择回避与人接触。

  (2)否定、焦虑型家庭情绪环境。自我怀疑、自我唾弃等内在体验是导致患者选择回避接触的原因。有证据显示,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认为其父母对自己很厌恶,因此感到自罪,或者对自己缺乏适当感情。他们往往夸大自己身上某些生理或非生理缺陷,譬如:“我不行”、“我是一个讨厌的孩子”、“我的脸盘子太宽”、“我的头很大,畸形”、“别人肯定很讨厌我”等一系列自我鄙视等消极暗示。临床研究发现,孩子的这些自我消极暗示,恰恰来源于父母一贯的不良话语评价、持续的负性关注和焦虑情绪表达,家庭往往缺乏对孩子积极正向的情感支持。

  (3)胁迫、控制型家庭管教措施。回避接触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普遍存在对“被控制、被吞并”的恐惧,这是父母对孩子实施持续性的言行监控和胁迫性管教措施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一些母亲在孩子3岁之前还能和孩子建立正常的亲密依恋,但当孩子进入3岁后,可能因对孩子“不安全”、“不信任”或“过度担心”而产生焦虑,从而过多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并胁迫孩子就范:“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作为养育母体的母亲(有时也可能是父亲)试图实现对孩子的“吞并”,并关闭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危险”之路。面对这种“不良刺激”,孩子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拒绝与母体亲近,设法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另一种选择则是虽然人回到父母身边,但却关闭了对父母的情感通道,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以维持自我空间不受侵犯。他们最防备是不要被父母控制和“被吞并吸收掉”。

  (4)拒绝、挫败型家庭亲子关系。回避接触型人格的另一症结是针对“被拒绝”的恐惧,当他们远离亲密交往时,这种恐惧就会减轻,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这种恐惧通常来源于他们的养育者——母亲或者父亲。这样的父母或者本来就是情感冷漠有人格缺陷的人,天性就反感孩子,或者原本就不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或他)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孩子成了夫妻不幸生活的根源。这样的母亲或父亲,势必在情感上冷酷对待孩子,他们以粗暴方式拒绝孩子的正常需要。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以持续的冷漠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因此成为孤独-回避儿童。当孩子的正常情感依恋需要始终遭遇拒绝不能从母体那里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不重要,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没有人需要我。不过,被拒绝的挫败感有可能给孩子构造出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甚至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实际上是在否定自我需要,恐惧与人接触,以此回避那曾经反复体验过的被拒绝的痛苦与挫败。

  回避接触型人格患者,虽然会疏远配偶和其他亲人,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别人的交往距离,避免对方对自己的个人空间形成侵犯,并对亲密交往感到不适、不安或恐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和别人相处。他们的逃避接触倾向是有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某个重要的对象,他们又会又试图去接近对方。这种矛盾的行为常常使对方陷入迷惑。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分化障碍之一的“自我中心型人格”或“依附型人格”患者,如果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屡屡遭受挫败后,也有可能持续性地退回到回避与人接触的状态,逐渐转化为“回避接触型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某些情形下,回避接触型人格障碍也是自我中心型人格障碍和依附型人格障碍的一个“亚型”。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