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肛欲期与儿童自主性

管理员 2017-10-02
    浏览:2657
分享到:

  当孩子1岁左右,就开始从匍匐爬行转向蹒跚学步,这是具有生物进化和心理成长意义的又一重要事件。不过,孩子学会走路不是一个突然事件,他们要先学会坐、翻滚和爬行,至少到8个月时才出现扶着东西站立起来的尝试,接下来就是锻炼平衡能力,犹犹豫豫地朝着你伸开双臂,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不过之后,他们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踉踉跄跄、跑跑跳跳地告别婴儿时期了。

  蹒跚学步,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是婴幼儿从迈向独立的关键一步。一般来说,孩子在9~12个月时迈出人生的第一步,15个月左右就能走得很好,到16或17个月时,大多数孩子完全学会了走路。站立与行走,将孩子的双手从身体重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脑以及运动功能、粗大动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相比而言,细小肌肉的精细动作技能虽然启动较晚,并遵循“由头至脚、由中轴向外周”的渐进发展循序,但到了3岁左右,孩子不仅具备了自由奔跑的能力,而且能够完成一页一页翻书、模仿直线和螺旋形的涂鸦、熟练地使用勺子和茶杯、搭建简单积木等较为复杂的精细动作。


  附:1至3岁儿童粗大动作的发展


  12-18个月:

  扶着家具站立起来

  从摇篮向外扔物品

  双手搀扶着行走

  爬行上台阶

  双手滚动大球

  尝试从膝盖或高脚椅上滑下

  独自站立

  爬上椅子

  独自行走两、三步,四肢张开保持平衡

  独立调整为站姿

  蹲下拾取物品

  着急时恢复爬行动作,而非尝试行走

  还不能突然停下或转身

  听到音乐时会随之扭动身体

  18-24个月:

  弯腰拾取物品

  顺利行走而不跌倒

  拖曳玩具

  独自坐在儿童椅上

  在他人协助下上下台阶

  后退行走

  随着音乐起舞

  模仿家庭常见行为,譬如:给婴儿洗澡、清理、打电话等

  24-36个月:

  奔跑

  垫脚行走

  原地起跳

  踢球

  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譬如:小狗叫、鸭子的摇摆动作等

  扔球、但方向不定

  骑三轮车

  一步走一层台阶

  从最低层台阶向上跳

  尝试单脚站立


  伴随上述生理发育过程,孩子的心理体验也相应发生转变,1.5岁以后,其“快感”区域由口唇悄然扩展至肛门,“肛门快感”逐步替代“口欲快感”成为幼儿快感体验的主要追求,排泄成为令孩子们既烦恼又倍感惊奇的日常事件。心理学将1.5~3岁界定为“肛门性欲期”或称“肛欲期”。

  将肛欲期界定为1.5~3岁区间,并非指“快感转移至肛门”需要经历这样长的时间,而是指在1.5~3岁期间,孩子会经历“心理能量投注于肛门”这样一个心理转变历程,以便他们能够接受父母的大小便训练,养成自主控制排泄的好习惯。正常情况下,这个训练过程只需要两、三个月就会结束,之后转为孩子自行控制排泄。

  不过,关于儿童何时开始进行大小便训练,存在着环境及文化上的显著差异:城市里的孩子,大都在一岁多一点点就开始大小便的训练了,两岁之前穿“封裆裤”,这是大小便训练成效的显著标志。而居住在偏远山区和原始环境中的孩子,可能在两岁甚至3岁以后,父母才开始对排泄行为给出一些限制和禁忌。

  刚开始,孩子是不会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的,时不时地会出现“尿床”、“尿裤子”等失禁行为。随着括约肌功能日渐发达,孩子很快就能享受到自主控制大小便的美妙:大便的积累造成强烈的肌肉收缩,当大便通过肛门时,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这种感觉不仅是对“憋得难受”的解决,一种释放,而且能带来高度的快感。其中,自主控制是产生快感的前提,因此孩子很快就本能地学会了控制排泄,以便能再次产生美妙的体验。

  不仅如此,大小便对幼儿来说,还具有三层重要的心理涵义:

  第一,情感及情绪的释放物。大小便是消化及循环系统产生的废物,是需要排除的东西,如果让其停留在体内则是有害的,会造成与“憋得难受”的痛苦,俗话说“屎尿如水火,不留情”便是这个意思。转换一下来理解,是憋着还是排泄,表明了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和情绪的基本态度和自主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第一次通过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获得了最基本的自我把控能力。

  第二,贡献、礼物及自我展示。大小便从身体脱离,但仍然被当作身体的一部分,婴幼儿把玩粪便不觉其臭,反而会看作是一种“贡献”或献出“礼物”及自我展示,而且通过排便,可以表达对自己和对环境的积极服从,而憋着则表达的是不肯屈服。有时,我们对一些很幸运发财的人会说:“哇!你真走运,简直是交上了狗屎运!”便是取自“粪便”隐含“礼物”或“贡献”心理内涵。

  第三,自控、主控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口唇快感”是帮助孩子建立与乳房的联系的话,“肛门快感”则推动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尽管这两种建立联系的动机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本质上是“自我满足”或“自恋”的。但是因为排泄能够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影响,因而孩子有了“我”、“我能”、“我不仅可以控制自己,还能影响别人和环境”的自我意识。例如,“在邻居家门口撒尿”、“尿床”等等,这些行为可能并非出于恶意,也许仅仅是为了检验别人(包括父母)对自己排泄行为的反应,确认自己能否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

  正因为如此,心埃里克森将1.5~3岁期间界定为孩子“自主性”发展阶段,即,通过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以此获得身体控制与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排出大小便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了“我要、我能”等自我意识。弗洛伊德曾说,一个人的自我功能是在一岁之后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排泄行为。这个阶段,父母对排泄行为、排泄物即大小便的态度,训练大小便的方法,以及对失禁行为的情感反应等,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深远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日后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方式。依据反应方式的不同,心理学将与此相关的人格偏差划分为“肛门排出型”和“肛门滞留型”两种类型。

  ⑴肛门滞留型人格。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大小便表现出“厌恶”、“拒绝”的态度,排泄训练过分严厉,失禁行为受到了严格禁止甚至遭致惩罚,孩子就会不接纳自己的排泄行为,并为排泄而感到羞愧,形成“肛门滞留型人格”,即习惯性地“憋住不排泄型”。这类人固执、吝啬、守规矩,甚至死板,缺乏基本的灵活性,但计划性和规则意识极强;他们过分爱干净甚至有强迫性洁癖,常常被“干净”和“肮脏”的想法所折磨;他们通常情绪压抑,不善表达,当遭遇过度压力而突破承受极限时,则表现出激怒、暴力及侵犯倾向。

  ⑵肛门排出型人格。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大小便行为过分“夸耀”或“欣赏”而不进行“定点排泄”和“定时蹲厕”等排泄训练,放任孩子随地大小便,孩子就会过度喜欢甚至迷恋自己的排泄物,形成“肛门排出型人格”,即“随意排泄型”。这类人做事随意、慷慨大方、不善节制,不守规则,缺乏计划性,甚至可能是规则和计划的破坏者;他们有一种对自身一切品质的高度自恋或自我欣赏;他们也许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龌龊,爱说粗话;他们情绪外露,善于释放性表达,有可能是一些极具“表演才能”的人。

  无论是“肛门滞留型”还是“肛门排出型”人格,都属于“肛欲人格”,而且都是一种人格偏差。那些经常失禁、尿裤子的三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成人以后容易形成个性压抑、隐忍、不善表达的性格。相反则成为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口无遮拦者;恋粪、恋尿、恋屁等变态行为者,冲动型人格障者,以及“自我发泄型”的性行为者……都是肛欲人格的明显例证。他们存在着心智发育上的难题:心理能量停留在肛门区域,以维持一种肛欲期自恋。因此,不管表面上如何,事实上他们很难将注意力有效地转向外部世界,倾情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并与之建立真正的关系。

  一个人对排泄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自主意识,并与其情绪管控能力相关。需要澄清的是,有人认为,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粪便是肮脏的并感到厌恶或羞愧,反而是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

  从口欲期到肛欲期,当孩子第一次将心理能量的投注点从乳房及母体身上撤销,转向一个与自己生命的出处无关的,更加广阔、陌生、令人兴奋的外部世界时,便催生了“我”、“我能”以及“我可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种主体意识的萌芽。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