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什么是儿童的主动性?

管理员 2017-10-02
    浏览:9569
分享到:

  当一个孩子从肛门排泄快感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心理能量进一步投向崭新的外部世界,他们会继续经历些什么呢?

  对儿童而言,从3~6岁到或7岁,是一个漫长的成长时期。在这期间,他们多半会进入幼儿园,从小班升入中班,再到大班,并结识许多的小朋友。他们从学步到狂奔,蹦蹦跳跳地进行各种身体平衡的探索;他们学着自己吃饭、把控玩具、捉迷藏,从事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游戏活动;他们学会看图说话,背诵唐诗宋词,唱歌跳舞,绘画创作。最终,他们结束学龄前生活,怀着已久的期盼与对另一种新生活的好奇,背起书包上学堂。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主题将由自主性转为主动性。这里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自主性指自我意识或主体意识,它主要是用来阐述“我”和“我自己”的关系的一个概念,是一个人发展主动性的前提。主动性则是用来阐述“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概念,它包含了自主性在内,同时有主控、主导等意义,是一个比自主性内涵更丰富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主动性呢?主动性是指一个人具有明确目的、动机和自控感的行为倾向,并以此支配或影响外部世界,获得自我满足和价值感。主动性是通过“我要(不要)××”来表达的,譬如孩子说:“我要吃饭”;“我要出去玩”;“我不要一个人睡觉,要妈妈陪我”;“我不要穿裙子”;“我很伤心”等,就是在表达主动性。

  在儿童交往和游玩活动中,一些孩子总是明确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另一些孩子则不同,他们处在被动的位置,不能主导自己的行为、积极融入交往,他们常常服从或被迫接受别人的安排。这些行为上的差别就是主动性上的差别。

  通过观察孩子的具体行为模式,我们发现,儿童的“主动性”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了4个重要的内涵,即:①主体意识;②目的性;③自控感;④自我信任。儿童身上任何一个主动行为的出现,都必须以这4个要素为内涵。

  主体意识——即“我要……”、“我是自己的主人”、“我的事情我说了算”等关于“我”的自我意识。通过这个判断,孩子将获得自主性或主体意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要求。因此,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的自我觉察,是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有了主体意识,孩子就将主导权从母亲那里收回来,交还给自己。例如,3岁之后的孩子,他们一般不愿意整天被父母抱在怀里,不愿意被动接受父母的安排,他们会主动表达需要,学着大人的样子摆弄餐具,主动进食。如果一个3~6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而要妈妈跟在屁股后面一勺一勺地喂食,这就是主体意识发展不良的表现。在此类孩子的感觉世界里,吃饭不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是妈妈的事情,我在为妈妈吃饭。

  目的性——哲学上称之为“意向性”,即将自己的能量指向一个对象(客体)并产生“我要…××”的冲动。实际上,目的性隐含了自我满足的动机,不过,自我满足的需要并非一定会产生目的性冲动。例如,有目的感的孩子感到饥饿时,就会将注意力投向桌子上的面包,产生“获取面包”的行为动机。另一些孩子在感到饥饿时,可能只是一味地哭闹,而不去主动寻找食物,表现为缺乏目的性。记得有一则笑话:有位母亲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为儿子包办好一切,从不让儿子自己做事。有一天,母亲将一只煮熟的鸡蛋放到儿子的书包里,并嘱咐儿子“饿了拿出来吃”,不想放学回家后发现那只鸡蛋还在书包里。母亲问儿子“是不是不饿?”儿子说“饥饿难耐,但不知道怎么去皮,所以没吃……”。这说明,让孩子长期接受被动满足,是造成目的性(即意向性)淡漠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目标意识和上进心,不会主动追求,他们将被动依赖于环境而生活。

  主导感——即对事物的“发展”和“结果”产生肯定感、主动控制感和目标定向感,并使自己的行为具有确定性和目标定向。例如,当孩子饥饿并看到桌子上的一块面包时,他(她)会产生两个疑问:①“那块面包是否可口,能缓解我的饥饿吗?”②“我获得那块面包是否会遭致别的风险譬如受到父母的惩罚?”在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涉及到孩子对面包这个物品的“以往经验”,这种经验(有时甚至是教训)帮助孩子学会在众多的物品中识别和选择有用而无害的物品,而不是胡乱采取行动。后者涉及的是“规范”,即关于那块面包的所属问题,如果发现那块面包是妹妹暂时放在桌子上的,这个孩子可能会选择放弃。从这个角度说,对事物的肯定感和主导感是产生具有明确指向的现实追求的心理前提。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人们不会就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贸然采取行动。孩子缺乏经验和规则意识,就没有肯定感和主导感,就没法自控,其行为将表现为不确定性、弥散性和盲目性,或者表现为只有愿望和冲动,而不能转化为现实行动。

  自我信任——即对“能力的信任”,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自我信任是孩子发挥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不自信则不敢采取行动。同样以“面包”为例,当孩子饥饿并看到桌子上的一块面包时,也许放的太高,够不着,需要搬动凳子才能拿到。这时,他(她)就必须确认:“我能做到这些吗?”只有当孩子确认自己有这个能力时,才会出现实际的行动。当然,自我信任是从肛欲期的自主排泄训练中,就已经开始形成的。

  主动性概念所包含的上述4个方面的要素,是儿童乃至成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因此,父母以及幼儿园老师在孩子的这一时期,应该贯彻“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充分发展孩子的主动性所必备的心理品质,避免以过于“约束”或者“放纵”的方式对待孩子。因为约束和溺爱会降低孩子的主体意识和目的性,而放纵则会牺牲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控感,并因常常遭遇挫败而降低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自我信任。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