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克莱茵论“哀掉”与“忧郁状态”之间的关系 

克莱茵 2018-04-04
    浏览:1814
分享到:

  我们几乎可将克莱茵《哀悼及其与忧郁状态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解读成其先前论述的续篇。1934年,克莱茵的大儿子死於登山意外。克莱茵在儿童时期已遭逢过悲惨的亲人死别:先是姊姊,然後是弟弟。现在,她又经验到另一种失落——女儿冷酷地判离了支持她的团体。似乎就是她个人经验到的这个可怕失落,确定了她对儿童个案发展的所有观察。


  梅兰妮.克莱茵在《哀悼及其与忧郁状态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将任何年龄里发生的哀悼,都与正常婴儿发展中的忧郁形势连结起来。虽然,跟往常一样,克莱茵的理论发展是源起於佛洛依德的论述《哀悼与忧郁》(SE,Vol.XIV),但事实上她所探索的领域却有些不同。弗洛伊德强调的是主体自我与死亡所爱客体的分离;克莱茵强调的是复杂的内在世界,死亡的人在内在世界里最终会以做为好客体而得到修复。为了说明这个过程,她追溯自我对客体破坏与修复,攻击与爱的感受,以及哀悼者让婴儿期失去母亲的持续威胁重生的需要,这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我们必需了解,好母亲与对她的好感受胜过了那些坏的,而且在幻想里,这情形可在现在死亡的危机里再发生一次。


  1938年夏天,梅兰妮 克莱茵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会议中发表了《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并於同年秋天加入了英国学会。她扩大并修正了这些论述以做为国际精神分析期刊(Int. J.Psycho. Anal., Voll. XX, pts3 and 4, 1939)之特别编辑,并藉此对Ernest Jones六十岁生日致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文: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之间的关系(1940)


  正如佛洛依德在《哀悼与忧郁》一文里所指出的,哀悼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去检验现实。他说,“哀伤这段时间对仔细地执行检验现实所加诸的任务是有必要的,而且凭借这项工作,自我才能成功地让性欲从失去的客体那里获得解放”。再者:“每一与性欲绑缚在一起的记忆与希望都被抚育并hyper cathected,然後性欲会与客体分离开来。为什么一点一点地进行这带有妥协意味的现实任务的过程该如此痛苦,这很难用心智经济学的角度来加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这痛苦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而在另一段落:“我们甚至不知道哀悼这工作究竟是以什么样经济的方法来完成的。不过,在此,或许臆测可以帮忙我们。现实对性欲藉以依附於失落客体的每一记忆与希望传递了它的判断--客体已不再存在了,自我面临的决定是,它是否要分担这命运,自我藉由总体上仍存活的自恋满足来劝服自己,以断绝它对不存在客体的依附。我们可以想像,因为这断绝的达成是缓慢且渐进的,因此,就某方面来说,这过程所需耗费的能量在工作完成时就已消散了。”


  我认为,正常哀悼的现实检验与心智早期过程的现实检验有著密切关连。我的想法是,儿童经验过等同於成人哀悼的心智状态,或者说,这早期哀悼会在往後遭逢悲伤时得到修正。我的观点是,儿童克服哀悼状态最重要的方法是检验现实;不过,正如佛洛依德所强调的,这只是哀悼的部份工作。


  我在论文《躁郁状态的精神诞生》(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gesis of Manic-depressive position)一文中曾介绍过婴儿忧郁形势的观念,并说明了这形势与躁郁状态之间的关连。现在为了弄清楚婴儿忧郁形势与正常哀悼间的关系,我首先必需简短地引用某些那篇论文中的观点,并扩大它们。在这说明过程里,我也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方面更了解正常哀悼之间的关连,另一方面更了解不正常哀悼与躁郁状态之间的关连。


  我在那篇论文中说过,婴儿忧郁情绪在断奶期间及其先後达到巅峰。我将此婴儿的心智状态称为“忧郁形势”,而且我认为这是忧郁的原初状态(statu nascendi)。被哀悼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以及在婴孩心智中乳房与母乳所代表的一切:换句话说,就是爱,好,与安全。婴儿感受到这一切都将失去,而这失去是起因于他无法控制的贪婪,以及针对母亲乳房的破坏幻想与冲动。这即将发生的失落(这次是双亲)所带来的苦恼有更多是来自于伊底帕斯情境,这情境很早就已建立,并与乳房带来的挫折紧密连结,所以这情境开始之初就受到了口欲冲动与害怕的主宰。所爱的客体在幻想里遭到攻击因而担心失去客体,这样的循环因为儿童与其兄弟姊妹间矛盾的关系而更形扩大。儿童幻想在母亲体内对兄弟姊妹攻击,这也会产生罪恶感与失落。因害怕失去好客体而来的遗憾与挂念,就是忧郁形势,在我的经验里,忧郁形势是伊底帕斯情境以及儿童与一般人关系中痛苦冲突的最深来源。在正常发展里这些悲伤与害怕的感受可由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加以克服。


  我一直非常强调,内化的过程会随著儿童关系的进展,先是母亲,然後很快是父亲与其他人,持续进行著。婴儿融入其双亲後,会以具像的方式觉得他们在他体内是存活的,婴儿在这样的方式里会经验到深沉的潜意识幻想--我称他们为在他心智中“内部的”或“内在的”客体。因此,相对於儿童得自人们与外在世界的真实经验与印象,一个内在世界就在他潜意识里建立了起来,而且仍会受他自己的幻想与冲动而改变。如果这是个大多数人都和平相处而且与自我和平共存的世界,那么儿童内在的和谐,安全与整合就会继而到来。 


  在关於“外在母亲”(在此,我如此称呼她,以与'内在'母亲相对照)的焦虑与“内在母亲”的焦虑之间,一直有著交互作用存在,而且自我用来处理这两组焦虑的方法是紧密关连的。在婴孩心智中,'内在'母亲是与'外在'母亲绑缚在一起的,她是一个'双重存在'的状态,虽然,在他心智中'内在'母亲马上就会随内化过程进行转变;也就是说,她的形像既受到婴孩幻想的影响,也受到了婴孩内在刺激与各种内在经验的影响。当他内化了他所生活的外在情境後——而且,我认为他们从小就开始如此做——他们一直都运用相同模式:他们也变成了真实情境的双重存在,并再次为了相同原因而改变。儿童正经由内化人、事、物与情境来建构其内在世界,但这过程却使得儿童难以正确的观察及判断它们,而且,儿童也无法以感知相关实体的及可触知的客体世界来验证它们,这事实对内在世界的幻想本质有重要的意义。继发而来的疑惑,不确定与焦虑,持续地诱使幼小孩童去观察并肯定外在的客体世界,内在世界由此跃然而出,而且经由这样的方法,儿童知道了内在世界更为美好。所以不管母亲是可亲的或生气的,助人的或复仇的,那看得见的母亲都一直证明著'内在'母亲该有的样子。外在现实可以搏斥关於内在现实的焦虑与难过到什么程度,是因人而异的,但这可做为儿童是否正常的准则之一。若儿童被内在世界强烈主宰,以致於其焦虑无法受搏斥,甚至愉快的人际关系也无法抗衡其焦虑时,那么严重的心智困难就无法避免了。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藉著克服这些不快经验,儿童觉得他可以保存客体,以及客体对他的爱,还有他对客体的爱,并因而在面临危险时能保存或重建内在生命与和谐,那么,对儿童的现实检验来说,甚至某种程度的不快经验都是有价值的。


  所有婴儿经验到关於母亲的愉快享受是如此多,而这些经验都是让他觉得内在的与外在的所爱客体并未受到伤害,也不会变成复仇者的证明。爱与信任的增加,以及经由快乐经验来降低害怕,这些会帮助婴儿一步步地克服忧郁与失落感(哀悼)。这些让婴儿藉由外在现实来检验内在现实。被爱以及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愉快与舒适,增强了他对自己以及他人良善的信心,他的好客体与自我得以存活并保留下来的希望增加了,同时,他的矛盾与对内在毁灭的急迫害怕就降低了。


  对幼小孩童来说,不快经验与缺乏快乐尤其是缺乏与所爱的人的愉快与亲密接触,都会增加矛盾,减少信任与希望,并确认内在毁灭与外在被害的念头;此外,它们减缓并可能持续地检察那些有益的过程,藉此长久以往,内在的安全就可获得。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每一新经验的片段都必需与当时占优势的精神现实所提供的模式相调合,而儿童渐进地了解外在世界的每一步,则渐进地影响儿童的精神现实。这每一步骤随著他越来越肯定地建立内在'好'客体而前进,而且,自我用此做为克服忧郁形势的方法。 


  在其他连结上,我的观点是,每一位婴孩都经验过精神病内容的焦虑,而婴儿期精神官能症则是处理并修正这些焦虑的正常方法。现在,我可以把结论说得更为清楚了,对於婴儿期忧郁形势研究的结果让我相信,忧郁形势就是儿童发展的中心形势。在婴儿期精神官能症中,早期忧郁形势会寻求展现,被通彻处理,且渐被克服;这部份是组织及整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部份与性的发展刻划了生命的第一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会渡过其婴儿期精神官能症,并在其他成就中,一步一步地与人及现实建立起好的关系。我认为这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否建立起来,端赖儿童与其内在混乱状态(忧郁形势)抗争是否获致成功,而且,是否能安全地建立起他内在的'好'客体而定。


  现在让我们更仔细地思考随发展而来的方法与机转。


  对婴儿来说,内射与投射过程由攻击与焦虑所主宰,而且它们会彼此增强,所以这两个过程会造成对惊吓人客体的被害恐惧。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失去他所爱客体的恐惧;也就是说忧郁形势形成了。当我第一次介绍忧郁形势这个观念时,我提出的想法是,内射整个所爱客体後,会因为担心客体遭破坏(被'坏'客体与原我),而生出挂念与遗憾,另外我也认为,除了妄想所造成的害怕与防卫外,忧郁形势也由这些难过的情绪与恐惧所形成。因此,这样就有两组害怕,情绪与防卫了,然而,不论它们之间有多么不同,是如何紧密连结,由我的观点来看,为了理论上的厘清,这两组是可以彼此分开来看的。第一组情绪与幻想是关於被害的,它的特徵是害怕自我被内在迫害者所摧毁,而对抗这些害怕的防卫主要就是用暴力或是密秘的或狡猾的方法。我已在其它情况中仔细地讨论过这些害怕与防卫。第二组就是构成忧郁形势的情绪,之前,我并未用特定的字汇来称呼它们。现在,对这些所爱客体挂念与遗憾的情绪,害怕失去它们,以及要再次获得它们的想望,我觉得可以用一每天都会用到的简单字汇来描述--就是对所爱客体的'渴慕'。简而言之,从一方面来看,就是被害与对抗它的防卫,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对所爱客体的渴慕构成了忧郁形势。


  当忧郁形势出现时,自我被迫(除了较早的防卫外)发展出一些基本上直接对抗对所爱客体的'渴慕'的防卫方法。这些方法对整个自我的组织而言是非常根本的。之前,因为这些方法某些与躁郁症之间的关系,所以,我把它们称为躁狂防卫,或躁狂形势。


  在忧郁形势与躁狂形势之间摆荡是正常发展里的基本部份。自我受忧郁焦虑(担心所爱客体与自我会遭毁坏)驱使,建立起万能的与暴力的幻想,部份原因是为了掌控那'坏'的、危险的客体,而另一部份原因则是为了拯救并修复所爱的客体。从一开始,无论是破坏的或修复的万能幻想,就激发著并参与所有儿童的活动、兴趣与升华。对婴儿来说,他所有虐待狂的与破坏的幻想极致,其特质与他迫害者极端令人战栗的特质是一致的,而且,那另一端就是他'好'客体的极端完美。理想化是躁狂形势的基本成份,而且与这形势的另一重要成份绑缚在一起,那也就是否认。当忧郁形势的旗帜高张时,若自我没有部份或暂时地否认掉精神现实,那么它将无法承受那种威胁的灾难。万能、否认以及理想化,与矛盾紧密相连,这使得早期的自我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信,来对抗那内在迫害者,并且能够遏止对所爱客体盲目且危险的依赖。如此,发展就更进一步了。在此,我要引用一段之前发表的论文:


  在儿童的心智里,迫害的客体与好客体(乳房)在最早阶段是被远远地分开来的。随著整个与真实客体的内射,迫害的客体与好客体会互相靠近,自我一再依赖那个重要机转-对客体关系的发展如此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将它的心像分裂成所爱的与可恨的,也就是说,将它们化成好的与危险的客体。


  事实上,我们可能会认为,关於客体关系的矛盾--也就是关於整个与真实客体的矛盾--毕竟就是在这个点上建立了起来的。矛盾,在心像的分裂下完成,矛盾得以让幼小孩童从真实客体以及内化客体那儿获得更多信任与信仰--让幼小孩童更爱这些客体,并能更加实行将所爱客体复原的幻想。此时,妄想焦虑与防卫是针对"坏"客体的。自我从真实好客体那儿所获得的支持藉由逃跑机转增加了,这机转在外在与内在好客体间交替轮换著。


  在此发展阶段,对外在与内在,所爱的与仇恨的,真实的与想像的客体间的整合,似乎正以这样的方式整合著,在这样的整合方式下,每一步骤都再度让心像的分裂更新。但随著对外在世界适应的增加,分裂会在越来越接近现实的面向上进行。这过程会继续进行著,直到对真实的与内化客体的爱以及信任都能完整建立起来为止。矛盾从某方面来看是保护个人来对抗他的仇恨,以及那仇恨的与吓人的客体的,这矛盾将在正常发展中再次不同程度地减低下来。 


  正如我先前所描述的,万能这个防卫机转在早期幻想里占尽优势,这些幻想包括了破坏的与修复的幻想,而且,万能也影响著升华与客体关系。不过万能在潜意识中首度与虐待狂冲动如此紧密地绑缚在一起,以致儿童一再一再地觉得他尝试修复的努力一直无法成功,或是将会失败。他觉得虐待狂冲动将很容易地获取他较好的部份。因为幼小孩童无法足够信任他修复与建构的感受,所以,正如我们所见到的,他们会求诸躁狂万能的帮助。因为这个原因,自我在发展早期阶段,并没有足以支配运用的方法,来处理罪恶感与焦虑。所有这些状况,导致了儿童的需要--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成人的需要-那就是去强迫地重覆某些动作行为(以我的观点来看,这是强迫性重覆「repetition compulsion」的某个部份);或者,用相反的方法--诉诸万能与否认。当具躁狂特质的防卫机转都失去效用时,那么自我就会用万能的方式否认掉或减化掉那些来自各方的危险。自我轮替或同时地被驱使,以强迫方式尝试修复,来与害怕败坏和崩解作战。我在其它地方已经谈过我的结论,那就是,强迫机转是对抗妄想焦虑并修正它们的某种防卫,在此,我将简短地说明,正常发展中,在对於忧郁形势的关系上,强迫机转与躁狂机转间的连结。


  躁狂防卫正如此紧密地与强迫防卫连结起来运作,这样的事实助长了自我害怕藉由强迫方式尝试修复的努力也已失败。控制客体的欲望,征服它并羞辱它,以及获得它较好部份的虐待狂满足,胜过它,这些将如此强烈地进入修复工作(由思考,活动或升华来实行贯彻)中,以致由修复工作所开启的良性循环被打断了。那些原本要被修复的客体再度变成了迫害者,然後妄想的恐惧跟著复活了。这些恐惧增强了妄想防卫机转(毁坏客体)与躁狂机转(控制客体,或维持它在假死状态,等等)。进行中的修复工作如此地遭到干扰甚至被废弃了--根据这些机转被活化的程度而定。因为修复工作的失败,所以自我必需一再一再地求诸强迫与躁狂防卫的帮助。


  当正常发展的过程中,爱与恨之间已达成一相当平衡,而且客体的各部份更加整合时,那么这些如此截然不同但又紧密连结的方法之间,就会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而且它们的强度也会降低。在这个连结上,我要强调胜利的重要性,胜利与屈辱及万能紧密连结,它是躁狂形势的基本元素。我们知道,部份竞争在儿童燃烧的欲望中戏耍,来等同於长大的成就。而除了竞争以外,儿童的愿望混合著害怕,自他的缺陷里破茧而出(最终克服他的破坏与内在的坏客体,并能控制它们),这愿望是所有成就的诱因。在我的经验里,想扭转儿童-双亲关系,自双亲那儿取得力量,并胜过他们的欲望,总是某种程度上与获得成功的冲动有所关连。儿童幻想某个时刻将会到来,那时,他将变得强壮,长高长大,强而有力,富有且有势力,而他的父母亲将变成无助的小孩,或者再一次,在其它的幻想中,父母亲会变得老态龙钟,衰弱,贫穷且被拒绝。在这样的幻想里,胜过父母亲造成了罪恶感,这经常使得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某些人必需维持自己失败的状态,因为,成功总是意味著他们羞辱或甚至伤害了其他人,首先就是胜过父母亲与兄弟姊妹。他们寻找用来成就某事的努力,可能具有极高的建构性质,但那全然的胜利以及接踵而至对客体的伤害与毁损,则远比这些目标更为重要,在主体的心智里,这情形因而阻碍了他们的成就。这效应就是,对所爱客体(这些客体在心智深处与那些他所胜过的客体是相同的)的修复一再遭到挫败,因此,罪恶感依然无法得到解脱。主体胜过他的客体必然意味著这些客体也想要胜过他,因此,主体产生了不信任与被害的感受。忧郁将接踵而至,或躁狂防卫会增加,以及更暴力地控制客体,因为,主体没办法使这些客体和解,修复他们或改善他们,所以,遭这些客体迫害的感受将再一次占上风。所有这些状况,对婴儿的忧郁形势以及自我能否克服它而言,具有重大意义。胜过那些幼小孩童的自我所控制,羞辱且扭屈了的内在客体,是躁狂形势破坏面向中的某一部份,躁狂形势干扰著修复,以及他内在世界与内在和平及和谐的重建,因而阻碍了早期哀悼工作的进行。


  为了说明这些发展过程,我们会联想到某些在轻躁个案身上所观察到的特徵。轻躁个案的特徵就是,他对人,原则以及事件的态度倾向於夸大其价值:过度称赞(理想化)或屈辱(贬抑其价值)。伴随这情况而来的是,他会大规模地去想任何事情,以大人物的身份来思考,所有这些状况与他万能的伟大是一致的,藉由这样的机转,他可以防卫自己来对抗失去无可替代客体的恐惧,那也就是他的母亲,他依然在内心深处哀悼著。他把细节与小人物的重要性减到最低的倾向,以及经常偶然间的细心和他对良心的谴责,清楚地对照著那非常小心翼翼的方式,那对最细微事情的专注(佛洛依德)是强迫机转的一部份。


  不过,这个屈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否认为基础。他必须否认掉他想广泛且仔细地进行修复工作的冲动,因为他必需否认掉要进行修复工作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否认掉对客体的伤害以及伴随而来的遗憾与罪恶感。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