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找寻生活的理由

南岛/黑风 2018-07-21
    浏览:1560
分享到:

  李雪梅:向老师,我有一个也许不成熟的看法。你说:“生命本不属于你……”,这句话似乎很被动、很宿命!而我在想,要是一个人连生命都不属于他自己,他将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当他面临苦难与不幸时,他怎会有勇气与命运抗争,做出不同凡响的反应呢?他又怎能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命运的挑战呢?

  向程:无意误导别人。我想问的是,你是否曾经对生命的意义产生过怀疑?你是否曾经经历过自己难以回避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李雪梅:有过,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人是怎么回事儿?关于生命的意义,我是在这几年才在细细地思想,特别是我开始认真地阅读一些哲学大家的著作以后,这种思考可能更多了一些。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确实曾经有过一段人生中很痛苦和无助经历,你知道,在我接受你的分析的时候,我曾经谈到过那段经历……相信你还记得。我在那段经历中的感觉是——,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你,什么人也帮不了你……那些以帮助我为名的人,却成了对我进行进一步骚扰的坏人。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怎么就过来了?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别人怎样对你并不真正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好像人本主义很强调“为自己而活”这一点。

  向程:是的。我赞成你对自我或者说对主体价值的强调。与我们现在的话题相关的人本主义思想主题,可能有两个:第一,人,为自己负责。当我们选择上班还是休闲,给某人打电话还是不打电话,爱与不爱,这些都并不是我们必须这样做,不是不得不这样做,更不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去做,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只需要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责任和后果就可以了。只要你愿意承担责任和后果,你就有选择的自由。第二,强调此时此地。人应该活在而今现在眼目下,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为了服从于某种结果。因此,我们常说,一个人老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为逝去的一切感到后悔,那他是个傻子;相反,如果他总是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用“期待明天会更好”来缓解对今天的焦虑和不满,那他就是个疯子。关注今天,关注此时此地,已经成为人最现实的选择。

  李雪梅:那你觉得,人该怎样地规划过去、现在和未来呢?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我想,人不可能完全生活在现在啊。我的意思是,精神分析师要干的,往往就是让人“回溯过去”的事情。再说,人不思量过去,怎知现在和将来?

  向程:对!所以人需要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或者说力比多,我推荐“2—7—1”制。对于年轻的朋友,我推荐“1—7—2”。

  李雪梅:具体地说呢?

  向程:人到中年,他需要拿出20%的精力审视走过的人生历程,梳理一下自己埋藏在心灵底层的情感乱麻或情节,70%的精力投注到现实的生活状态中(在感性和理性中切换),留下10%的精力遥望自己的前程,规划自己的未来,这种人最快乐。人从出生到老,放到未来的精力总是虽着岁月的流逝在逐步减少,而过去的分量却在缓慢的增加,但不管怎样,现在这70%总不变。当然,这只是一个符合我个人意图的人生分配方案,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分配比例。

  李雪梅:所以说,向老师,你自己还是比较认同我的看法,人不仅要活在此时此地,而且人是为自己而活呀。你的生命还是属于你自己,否则,你又怎么可能规划你自己呢!

  向程:为什么不可以规划?其实,在我的理解中,“为自己而活”与“生命原本不属于你”(我说的是“原本”)两者并无矛盾。我想,生命好比你租用来的一件珍品,你当然可以规划它,使用它,但你却没有“产权”,你无力决定它的归属。否则,你就可以随便变卖它,甚至——,毁掉它!所以,“生命原本不属于你”是具有心理治疗价值的哲学前提。我们可以设想,现在有一个试图结束生命的患者,你该怎样给他说呢?如果你告诉他,生命仅仅属于你自己,或者你说生命原本属于你自己,他当然就有了处置生命的权利了,这很可怕!

  李雪梅:我不会那样说。我认为,对于这样的人,大多数危机干预专家会使用亲子关系的某种力量进行干预。譬如说,让他在产生结束生命的念头时,想象母亲的眼神,以及他死后父母、家人、子女的心情和反应,可能是有效的。人总有许多的牵挂。特别是母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难以割舍的意义,要不然,许多人在受到惊吓或者恐惧时,咋会不自觉地叫一声“妈!”呢。

  向程:你是不是想说,生命属于父母?要是他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他是否就应该追随他们而去?或者他感到父母不爱他,老骂他“你自己去死吧!”他是否就没有了生活下去的理由?

  李雪梅:哦,不!不是这个意思。嗯——,好像是有些问题。谈著谈著我感觉有些复杂和混乱了!我知道这不符合道理,但又不想苟同你们这些宗教人士的观点,我不想扯到“上帝”、“基督”上面去。

  向程:好吧,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来吧。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你只知道为自己而活,而不知道生命的归宿问题和意义所在,那你即使活在此时此地,即使你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也不能确定这个过程的内容是什么?不能确定这个“过程”到底有什么意义,那样一来,就会有“活着,但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的感觉,就会走向虚无主义。事实上,许多到了不惑之年的人,常常会表达这种困惑:“其实,我从来就不十分看重事业的成败的失,我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拚、去搏,做到最好。但是,现在我却感觉到茫然,因为,我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谁?为什么?”

  李雪梅:你是否想说,如果我们不能确定生命的归属问题,生活就会陷入盲目,或者没有目标?

  向程:对,当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了,人也就疯了!拒绝回答“原本属于谁”的问题,人的生活就只剩下一个过程,一个冲动的过程,里面可能还夹杂着一些病态的冲动,比如说对金钱、权力或者声色的病态需要或过渡满足。这样的人生,好比狂奔乱跑的野马。只有感悟到生命的源头和归属,理性才开始运作,人才有使命感,归宿感,人生才有了一个方向。相比于目标而言,人生的方向更重要,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人需要一个方向、一种使命感,但并不需要太多的计划和苛刻的目标。

  李雪梅:你所指的生命的归属是什么?那个出租给你“生命珍品”的主人是谁?你所体验到的使命感又是什么呢?

  向程:神、上帝、耶稣基督——也可以使用另外的称呼。总之,那是一个我们难以度量的终极的存在,一个所有生活真相背后的关于人的真相,一个最终的目标,一种生命的法则和秩序,一个命运的决定者,一个生命的施予与终结者。我不知道他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但我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力量在支配著人生。或许,爱——,表达和接收爱,是生命过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有限和虚无的人生来说,这也许才是最终的出路和归属。

  李雪梅:这样说太抽象,你觉得别人能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吗?

  向程:我想能懂,也许,我不是人们通常印象中的基督徒。其实,每一个人都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感悟上帝的存在,不论她自己承认不承认。我声明,我只能在冥冥之中模糊地感受到神的存在,我确实无法描述。对于人来说,神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感悟不可解构,只可信仰不可证实,因为人性与神性沟通的密码,存在于人心灵的最底层。所以,关于人的使命和归属问题,我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但我相信,只要你相信这种决定一切的、推动你成长的力量存在,只要你去寻找,去发现,你就有了方向感,你就不会盲目。而且,这种力量就在你的心中,这才是你更相信自己,更坚强、更勇敢地生活的理由。

  换句话说,在你过去所经历的那段痛苦的事件中,正是这种力量帮助你走出了困境,否则,你不会为“当初那么困难,自己居然还能挺过来”而感到惊讶。神性无处不在!

  李雪梅:如果真的有神存在,那么,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上帝为什么对我那么不公平呢?而现在你却要说,我们应该感谢神的存在,用基督信徒的话说,感谢主!(笑)。也许有一天,我会有感恩的感觉。我没有感到生活对我不公平,是因为我坚信,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许,我也觉得精神分析和宗教信仰两者并不矛盾,但我觉得这是迥然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正如耶稣说:“……耶稣的归耶稣,凯萨的归凯撒!”

  向程:是,我无意反对你的观点。心理学和宗教不是“矛不矛盾”或者“相得益彰”的关系,而是这样一个关系:宗教信仰为精神分析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和支撑,就如信仰为生活提供支撑一样。信仰是分析的前提,也是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接受分析的理由。没有宗教,否定了人心灵底层神性的存在,精神分析就成了一个十分荒谬的东西,一个陷入悲哀的选择,精神分析师也就成了令人讨厌的家伙。

  李雪梅:为什么?

  向程: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精神分析,都旨在运用理性的力量,去认识或描述某种规律,某种真相。精神分析,以及一切重在“呈现”和“描述”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现象学的方法,都在力图揭示某种我们的意识难以理解的东西,揭示心灵底层的东西,揭示那些决定我们命运的真相。这就好比我们进入心灵的房屋,穿过一道又一道门帘,走过幽深的通道,到达最里面的房间。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旅途中,如果有人预先告诉你,最后一个房间里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有虚无和无意义,而且你也坚信里面什么也没有,你还愿意进入这个房屋吗?

  李雪梅:当然不!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哪怕这种目的是潜意识的,但一定有一个特定的动机,一个受益的动机。不过,我觉得精神分析解决的不是一个终极意义问题,而是认识关于生活的真相或规律,在此基础上达到利比多的平衡,这似乎与信仰无关。再说,就算我不相信里面有什么,为了搞清楚里面究竟有没有什么东西,人们还是有可能选择进去看看。因为,重在选择过程本身呀。

  向程:是的,你仍然在试图解决一个“确定不确定”的问题。要是你确定里面什么也没有,你是不会进去的。其实,我无意用宗教信仰取代心理治疗,这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想说,如果你假定上帝是不存在的,那么精神分析就是——将人带入虚无、不确定的残忍手段,一条“看破红尘”的途径,岂不荒谬!有人说,那些曾经让我们如痴如迷的伟大爱情故事(包括琼瑶小说中的故事),如果你用精神分析的语言去解读,不过是一些情节的投射和症状的表达。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虚无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精神分析。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与其接受分析,不如选择神经症!卡尔?荣格曾告诉我们,在心灵的最底层有一个原型,那就是“自性原型”,又叫“上帝原型”,只有自性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在精神分析世界,只要我们坚信要寻找的东西是存在的,是确定无疑的,我们能够找到无限的支撑,那么,无论这个过程多么地困难,我们都会充满信心。

  李雪梅:也许,有人会问,人为什么一定要寻找,为什么不可以不去找那些虽然有意义但很难找到的东西呢?为什么不活得更现实一些,或者活一天算一天呢?

  向程:不知道,但是我想这可能是人的本能,是人的使命,因为没有人不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按我的理解,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无限的感悟“上帝”的过程,不断的缩短与上帝的距离的过程,无限的趋近于终极真理但又不可能掌握真理的过程,是一个数学“求极限”的过程。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无非是上帝制定的适用于人的秩序,人对秩序的理解,最终通向对上帝的感悟。虽然不能够最终地达到对绝对真相的理解,但人不可能放弃这一过程。特别是当你面临自身难以承受的痛苦的时候,对人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索就成为了必然。

  李雪梅:看来你认为,人需要终极意义,需要终极的确定性,没有了确定性,人生就如苦海行舟,没有彼岸。你是这种感觉吗?

  向程:是。从广泛意义上说,寻求确定性,是人类普遍意义上的难题。17世纪的大科学家帕斯卡说: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所能获得的是或然性,而不是确定性。在形而上学领域和宗教领域,情况又有所不同,那是信仰的领域和心灵的领域。用帕斯卡的名言说:“这个领域其自身的理性(理由),是理性所不了解的理性”。我想,信仰领域是确定性的最终来源。 放弃对确定性的探索,人类将陷入无休止的焦虑!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